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叶圣陶与《开明国语课本》

发布时间:2019-03-29 09:09
【摘要】:叶圣陶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主力和干将之一,其文学成就引人瞩目,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编辑家,可谓作家式编辑家。他在1932年编撰的《开明国语课本》充满童趣,内容经典至今仍受赞誉。《开明国语课本》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教材内容上,叶圣陶倾心推出原创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二是在教材发展史上,它树立了民国语体文教材的范本;三是在教育宗旨上,它注重对孩子们人文精神的培育,昌明现代教育精神。由此可见,叶圣陶准确抓住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形塑和推升了小学语文教育水准,彰显出以质量取胜的教育特质。这是《开明国语课本》成为经典教材的根本原因,对于今天小学语文教材的革新仍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Abstract]:Ye Shengtao as the main force of the literary research society and GanJiang,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are remarkable, he is also an excellent editor, can be described as a home-style editor. In 1932, he wrote the Open language textbook, which is full of childish interest and is still praised for its content classics. The key to its success li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of the textbook, the key to its success li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of the textbook. Ye Shengtao is devote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original classic children's literature as the text; Second,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it has set up the model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Chinese and Chinese; third, in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children and the modern educational spirit of Changming. It can be seen that Ye Shengtao accurately graspe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shaped and promoted the level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and demonstrated the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winning with quality. This is the basic reason why the Chinese textbook of enlightened language has become a classic textbook, and it still has positiv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of primary school toda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临沂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G6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龙年;;论叶圣陶与我国的语文教材建设[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2 罗先友;;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四个基本点[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瑞英;;四川现代乡土小说的巴蜀文化渊源[J];北方论丛;2007年02期

2 周逢琴;;李宣龚:商务文化的守望者[J];出版科学;2012年01期

3 樊丽;;论茅盾《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4 金以林;毛泽东与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台北国民党党史馆藏毛泽东两封亲笔信函考证[J];党的文献;2003年03期

5 徐敏;;从《中国青年》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学主张[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崇世健;;民国时期出版业的版权纠纷[J];编辑之友;2014年12期

7 高兴;;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话语纷争——1930年前后的文坛论争之考察[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12期

8 程光炜;;劳动生涯——莫言家世考证之四[J];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02期

9 熊静;;机器印刷术的传入与阅读转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年02期

10 张立美;宋桂萍;;浅谈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存在价值[J];读书文摘;2015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新编《瞿秋白传》节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5辑)[C];2011年

2 咸立强;;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论争缘起研究的回顾与重探[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3 张立程;;清末杭州新式学堂的教师群体[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4 陈桂良;;论读者意识在主体写作与编辑工作中的作用——《小说月报》的改革研究[A];茅盾研究(第九辑)[C];2005年

5 陈苏珊;杨健民;;茅盾早期小说中的个人成分[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滋池;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D];上海大学;2010年

4 刘宗灵;媒介与学生: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中的《学生杂志》(1914-1931)[D];复旦大学;2011年

5 潘建伟;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浙江大学;2012年

6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茅盾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8 咸立强;创造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石曙萍;文学研究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李秀萍;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素雅;钱君S 书籍装帧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王洁;“革命加恋爱”模式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志;叶圣陶与语文课程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谭俐婷;儿童文学进入小学语文教材状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索晓晨;洋务运动时期英语课程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季振梁;1903-1929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特点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谷丹;论丹纳对茅盾早期文艺观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2年

8 周丹丹;民国时期儿童刊物装帧设计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牛德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左翼文艺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崔莉;文学想象历史—重读《子夜》及“农村三部曲”[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丁;编辑学者化之我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石航;学者型的编辑家徐庄[J];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3 王們懿;新时代赋予编辑的使命[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3期

4 刘扬烈,刘健芬;杰出的人民编辑家胡风[J];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赵均;;关于编辑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一平;浙江编辑史述略[J];电大教学;1994年01期

7 杨焕章;论编辑和学者[J];益阳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8 李耀宗;谈编辑学者化之“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9 柳瑞雪;实现编辑学者化重在过程[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王亚仑;关于学者型编辑的几点思考——也谈“编辑学者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尔兵;;对编辑角色的认识误区[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2 孙晓芳;;论编辑的创新素质[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八集)[C];2005年

3 贺圣遂;;关于编辑职能演变的思考[A];编辑人才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一如;;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型编辑家——何其芳[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5 王建辉;;出版业的文化诉求:呼唤编辑大师[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6 芦珊珊;;论编辑的气节[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7 黄旭升;;对编辑的性格素质思考[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五集)[C];1998年

8 陈信男;;我国古代编辑的重要思想及活动特点[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9 宋权;;编辑概念界定的思辨[A];学报编辑论丛(第五集)[C];1994年

10 魏龙泉;;名作家心中“我们的共同父母”——著名美国编辑家皮金斯[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建辉;成熟编辑的成长规律[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亦文;编辑人的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贺圣遂;好编辑的意义[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4 记者 王波;教你怎样做出色编辑[N];新闻出版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王波;编辑、策划与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6 吴道弘;张扬编辑文化[N];光明日报;2004年

7 潘国彦;编辑作者 各守本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8 赵李红;当一名优秀的“时装设计师”[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商报记者 江筱湖 采访整理;“市场霸权”编辑何为[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10 肖建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贵在“守望”学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晓;郑振铎的编辑出版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冯大伟;近代编辑出版人群体概述[D];吉林大学;2008年

3 吴国彬;作为编辑的沈从文[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9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449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d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