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程观视野下小学师生关系的改进策略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5.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提出
1.2.1 当今小学教育对实践课程观的召唤
1.2.2 小学师生关系的改进需要实践课程观
1.2.3 师生的主体作用对小学师生关系的重要价值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案例研究法
1.3.3 访谈法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实践课程观
1.4.2 师生关系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内外关于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
1.5.2 基于实践课程观的小学师生关系研究
2 理论基础
2.1 实践课程观
2.1.1 实践课程观的提出
2.1.2 建构实践课程观的基本理念
2.1.3 实践课程观的基本内容
2.2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发展特点理论
2.2.1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理论
2.2.2 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3 实践课程观视野下的小学师生关系本质结构
3.1 实践课程观视野下小学师生关系的内涵
3.2 基于实践课程观的小学师生关系结构分析
3.2.1 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小学师生交往关系
3.2.2 互动合作、教学相长的小学师生教学关系
3.2.3 理解信任、和谐融洽的小学师生心理关系
3.2.4 平等非对等的小学师生伦理关系
4 当前小学师生关系存在问题与师生间互动的缺失
4.1 当前小学师生关系存在问题
4.1.1 以知识为中心的冷漠与疏离的师生交往
4.1.2 以教师权威为主导的不平等师生关系
4.1.3 小学师生冲突
4.1.4 师生间的权利和义务“位置”模糊、混乱
4.2 当前小学师生主体间互动的缺失
4.2.1 互动的形式化
4.2.2 互动的内容单调
4.2.3 互动主体的单一化
4.2.4 互动情感的缺失
4.2.5 互动的缺失
5 当前小学师生主体间互动缺失的原因分析
5.1 小学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原因
5.1.1 应试教育
5.1.2 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5.1.3 没有真正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5.2 小学生自身的原因
5.2.1 缺乏对老师的信任,与老师有心理距离
5.2.2 缺乏与老师积极互动的意识,双向交流不够
5.3 小学教师方面的原因
5.3.1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缺失
5.3.2 教师教育理念的偏差
5.3.3 教师互动技巧欠佳
6 实践课程观视野下小学师生关系的改进策略探究
6.1 小学教育教学体制方面的改进策略
6.1.1 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6.1.2 改进小学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
6.1.3 重视互动教育在小学师生关系中的作用
6.1.4 努力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6.2 小学生方面的改进策略
6.2.1 加强对自身“位置”权力与义务的认知
6.2.2 重视自身主体作用,提高积极主动性
6.3 小学教师方面的改进策略
6.3.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
6.3.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互相尊重平等对话
6.3.3 认识到学生“位置”的特殊性,多些理解关怀
6.3.4 改进自身教学方式,开展有效互动教学
6.3.5 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完善自身专业素养与修养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巧艳;;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野——意向性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邹泓;屈智勇;叶苑;;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4期
3 宋德如;刘万伦;;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4 韩云洁;杨淑娥;;新课程呼唤新型师生关系[J];科技资讯;2007年03期
5 王晓华;王耘;;3~6年级学生及其教师对师生关系知觉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6 杨继平;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1期
7 李洪,丁特;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徐学俊,李正洪,王文;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9 刘万伦,沃建中;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10 杨继平;高玲;;小学生学习心理与师生关系的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来勤;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毋蓓蓓;基于关怀理论的师生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徐梦晓;教师德性视角下中小学师生关系提升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常雅娴;生态型师生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4 宋伟;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5 温文娟;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伟;影响中学和谐师生关系的多因素分析及实践探索[D];广州大学;2012年
7 张俭;基于对话的主体性教育改善师生关系的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燕山;师生关系对高中教学效果的影响案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余丛;对话理论背景下的中学师生关系建构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彩霞;小学儿童师生关系与其焦虑状况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4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85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