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考核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考核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海淀区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体育考核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标为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评价实施的现状,从考核评价内容、导向、关联性、重视度等方面指出现行体育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求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考核的体系进行完善。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本文通过调查和访谈研究,得出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考核评价实施存在着:1.体育考核评价方面不完整。2.体育考核评价内容不全面。3.体育考核评价导向不明显。4.评价体系内各阶段的关联性不强。5.社会对体育考核评价不重视的问题;并结合上述问题,提出了健全体育考核评价方面、丰富体育考核评价内容、明确体育考核评价导向、加强评价体系内各阶段的关联性、提升社会对体育考核评价的重视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海淀区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体育考核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8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1 前言7-17
- 1.1 选题依据7-8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8-9
- 1.2.1 选题的目的8
- 1.2.2 研究的意义8-9
- 1.3 研究任务9
- 1.4 文献综述9-17
- 1.4.1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9-10
- 1.4.2 对新课标小学体育考核评价的解读10-11
- 1.4.3 我国中小学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历史回顾11-12
- 1.4.4 我国中小学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2-13
- 1.4.5 国家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生学习评价的建议13-15
- 1.4.6 国外中小学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5-17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7-19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19
- 2.2.1 文献资料法17
- 2.2.2 问卷调查法17-19
- 2.2.3 实地考察法19
- 2.2.4 逻辑分析法19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19-33
- 3.1 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考核评价现状19-30
- 3.1.1 体育考核课内课外成绩纳入情况20-21
- 3.1.2 体育考核评价内容21-24
- 3.1.3 体育考核评价方法24-26
- 3.1.4 体育考核评价主体26-27
- 3.1.5 体育考核评价标准27
- 3.1.6 评价体系内各阶段关联性的现状27-30
- 3.2 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考核评价实施改进对策30-33
- 3.2.1 健全体育考核评价方面30
- 3.2.2 丰富体育考核评价内容30-31
- 3.2.3 明确体育考核评价导向31
- 3.2.4 加强评价体系内各阶段的关联性31-32
- 3.2.5 提升社会对体育考核评价的重视32-33
- 4 结论与建议33-34
- 4.1 结论33
- 4.2 建议33-34
- 参考文献34-37
- 致谢37-38
- 附件 138-42
- 附件 242-46
- 附件 346-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为俊;优化营销理念 发展体育产业——《体育营销指南》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2期
2 ;各国体育[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0年12期
3 彭道海;建立武汉体育大学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2期
4 钟秉枢,刘玫瑾,程建平,朱宙炜;体育院校网站建设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5 车晓波,魏琳;从国外体育院校的发展状况谈创建一流体育大学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李力研;古稀深情寄体育——写在王则珊教授新著出版之际[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12期
7 杨桦;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北京体育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加快“三结合”基地和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宝迪沃健康管理做出国际影响 韩国体育大学借鉴中国经验[J];商务周刊;2006年06期
9 杨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进程——北京体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潘绍伟;;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体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春雷;李小芬;;对北京和俄罗斯体育大学田径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董渝华;;论创办一流体育大学的科技支撑[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徐本力;李伟民;王秉尧;吴贻刚;戴湘浦;陆遵义;苗凤藻;;关于我国体育院校联合办学的历史、现状和基本模式的研究——兼谈组建“上海体育联合大学”的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周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分析与思考[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郭璐;;体育院校大学生无聊倾向特征及其与正念水平的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余学锋;李勇勤;石凌;;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余学锋;;关于大型涉外活动的管理实践与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莉君;体育究竟代表了什么[N];科技日报;2012年
2 平萍 胡盛;聚焦内涵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N];中国体育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李小伟;别让体育研究生缺少含金量[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孙大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与时俱进 推动体育文化大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2年
5 记者 蒋亚明;研讨体育产业发展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点[N];中国体育报;2012年
6 沈阳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于晓光;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体育大学[N];辽宁日报;2005年
7 汪大昭;建设三结合的体育基地[N];人民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平萍;首所体育高等学府向现代体育大学迈进[N];中国体育报;2007年
9 记者 高吉龙;州体育局与韩国体育大学签订体育交流协议[N];延边日报;2008年
10 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 CEO 张庆;中国体育的奥运变量[N];中国经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乃华;基于多元需求的中小城市体育中心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范冬云;广州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3 罗保;澳门大众体育推广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4 胥英明;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有力;“一国两制”框架下澳门体育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6 陈小英;中德体育报刊发展策略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7 董保健;体育院校“三结合”办学模式的重新审视和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8 马法超;体育相关无形财产权问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9 黄文卉;基于知识管理的体育赛事管理模式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英峰;英国体育管理组织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岩;我国高校体育法课程开设现状与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4年
2 张素芳;邢台市老年人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潘路路;西安部分高校不同专业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4 王磊;“环太湖体育圈”城市假日体育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刘淼;新浪网体育微博娱乐化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6 宋浩然;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考核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7 王迎;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8 侯高璐;供给侧改革的体育产业政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9 李彦彦;体育报刊与民国上海都市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李智偎;淄博市社区居民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开展状况及制约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13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81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