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感交互的儿童运动灵敏素质测评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11:15
本文关键词:基于体感交互的儿童运动灵敏素质测评方法研究
【摘要】:运动灵敏素质作为个体的基本身体素质之一,是指在突变的条件之下,人体根据自身生理、心理或者外界的要求,迅速并准确的改变自身的动作、位置等状态,以适应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灵敏素质不但反应出个体大脑的灵活程度,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动作的协调性、身体的平衡性、眼睛的观察能力、肢体的反应速度,是一项综合能力。此外国内外有关专家普遍认为7-12岁这个年龄阶段是运动灵敏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该年龄段的儿童进行准确的测评显得十分的必要。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目前有关于运动灵敏素质测评的方法主要有实景测评、计算机辅助测评、生物信号反馈法等。这些测评方法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测评对象上来说目前测评一般是针对运动员或者大学生,适用于7-12岁的儿童的测试方法很少。从测评环境上来看目前的大多数的测评属于封闭测试,不能满足灵敏性对环境所需的“突变”关键要求,从而导致不准确。在测试内容上简单枯燥,测试环境比较的压抑,难以发挥出儿童的真实水平。在测试成本上某些测试方法代价太高。针对这些测评方法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体感交互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测评方法。该方法以教育游戏为理念,通过虚拟游戏实现测评,在技术上主要利用Unity3d技术创设虚拟游戏情境、使用Kinect设备实现计算机与被试者的自然交互。依据测评指标设计包含一定任务的测评游戏,根据被试任务完成的程度,测量被试儿童的运动灵敏素质。为对测评项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验证,检测系统可行性和适用性,本研究一共进行了二次实验。实验数据结果显示,基于体感交互的儿童运动灵敏素质测评系统在信度和效度上表现良好,适用于儿童进行运动灵敏素质的测试。本研究中将体感技术与传统计算机辅助测评相结合,增加了测评过程中沉浸感和操作感,提升了测评的效果,丰富了灵敏素质的测评途径。同时也给体感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运动灵敏素质测评 体感交互 儿童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8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7-10
- 1.1.1 儿童运动灵敏素质测评的重要性7-9
- 1.1.2 计算机辅助测评的优势9-10
- 1.1.3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国内外有关运动灵敏素质测评方法研究现状10-15
- 1.2.2 体感交互技术相关研究现状15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15-18
- 1.3.1 研究目标15-16
- 1.3.2 研究内容16-18
- 第二章 运动灵敏素质与测评方法18-23
- 2.1 运动灵敏素质概述18-19
- 2.2 运动灵敏素质分类19
- 2.3 运动灵敏素质测评指标体系19-21
- 2.4 当前儿童灵敏素质测评问题21-23
- 第三章 KINECT体感交互23-29
- 3.1 体感交互技术简介23-24
- 3.2 Kinect V2设备24-25
- 3.2.1 Kinect V2硬件24
- 3.2.2 Kinect V2与Kinect V1比较24-25
- 3.3 Kinect功能简介25-27
- 3.3.1 Kinect骨骼追踪技术25-27
- 3.4 基于Kinect的运动灵敏素质测评可行性与优势27-29
- 3.4.1 Kinect运动灵敏素质测评的可行性分析27
- 3.4.2 Kinect运动灵敏素质测评的优势27-29
- 第四章 运动灵敏素质测评项目设计29-36
- 4.1 灵敏素质测试任务设计29-32
- 4.1.1 测试任务总体设计29-30
- 4.1.2 分指标具体任务设计30-32
- 4.2 灵敏素质测试交互设计32-34
- 4.3 人机界面设计34-36
- 第五章 运动灵敏素质测评项目实现36-43
- 5.1 灵敏素质测试技术需求与实现36-41
- 5.1.1 Unity3d技术36-37
- 5.1.2 Kinect for windows SDK开发工具包37-38
- 5.1.3 项目实现38-41
- 5.2 测试平台实现41-43
- 第六章 运动灵敏素质测评实验研究43-50
- 6.1 灵敏素质测试实验43-44
- 6.2 实验数据分析44-47
- 6.2.1 系统信度分析44-45
- 6.2.2 系统效度分析45-47
- 6.3 实验结果分析与说明47-50
- 6.3.1 总体分析评价47-48
- 6.3.2 单项分析48-50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50-52
- 7.1 研究总结50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50-52
- 附录 实验情况记录52-53
- 参考文献53-56
- 在读期间主要参与的项目56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6-57
- 致谢57
本文编号:894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89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