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身体社会学视阈下的苏北农村教师身心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19:57

  本文关键词:身体社会学视阈下的苏北农村教师身心现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身体社会学 农村教师 身心


【摘要】:身体社会学强调关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重视和理解身体,关注人的感受和体验等现实境遇,追求人的全面自由。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结合问卷调查可知,农村教师面临处境尴尬的身体、丧失理想的身体、身心分离的身体,而且倦怠感严重、心理调适能力差、消极心理缺少疏导。究其原因,课程理念与现实环境存在落差,专业成长压力与内驱力不足构成矛盾。要实现农村教师"身心和谐",需要政策倾斜,开拓外界联系,增加学习培训。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身体社会学 农村教师 身心
【基金】: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苏北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改进策略”(B-b/2011/01/04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5.1
【正文快照】: 农村学校是农村社会的缩影。身处农村教育场域的教师,是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现状的隐喻。身体社会学(The Sociology of the Body)视阈是理解农村教师的独特视角。通过对农村教育场域中教师的个体观察和群体调查,能够揭示农村教师群体“身”、“心”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分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坚;;农村教育研究的身体社会学视域[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陈衍;;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J];教学与管理;2011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坚;;政治社会学理论范式下的农村教育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陈坚;;弱者的“韧武器”:农村教育场域中身体技术的运作逻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张国礼;边玉芳;董奇;;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的关系:职业承诺的调节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1期

4 黄秀英;刘建平;;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Meta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16期

5 刘香菊;;当前高校男性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及应对[J];办公室业务;2014年09期

6 李永胜;;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现状及体育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3年36期

7 范敏;;重点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研究——以汉阳一中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4年07期

8 胡晓榕;;城镇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原因与对策探讨——以陕西省五所城镇中学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方凤;;青年教师职业精神重塑策略研究——以新疆库车县第七小学为例[J];赤子(中旬);2014年12期

10 王华军;;当代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的现代性困惑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洪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冯卫东;聘任制背景下高校教师工作不安全感与敬业度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文;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2 山长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毅;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践行[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少林;庆云县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颖;陶行知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6 黄双柳;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黄婷;农村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姗;教师社会角色定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玲;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0 尹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离职倾向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夏希原;;发现社会生活的阶序逻辑——路易·杜蒙和他的《阶序人》[J];社会学研究;2008年05期

3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阳;;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驰宇;;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开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8年Z3期

3 赵路萍;;从激发内驱力入手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2期

4 张英淑;;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20期

5 谭晓华;用激励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J];现代技能开发;2001年03期

6 吕敏,肖厚忠;激发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王新民;;教师内驱力的调动之我见[J];科学大众;2007年09期

8 ;大学精神:和谐校园的深层内驱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22期

9 许德宽;;对激发高职院校教师内驱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年08期

10 王伟伟;;如何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吉芬;;启动学生内驱力 充实学生人格内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2 陈忠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和谐教育的内驱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3 阚庆豪;;以文化内涵激活学校发展的内驱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4 黄玲波;;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A];2013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陈忠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和谐教育的内驱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6 刘焕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段心路[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越;学校文化、核心价值观与内驱力[N];天津教育报;2011年

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 李文馥;别让爱扼杀孩子的内驱力[N];中国妇女报;2010年

3 王文婧;激发自己的“内驱力”[N];解放军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占伟 钟原;激发教师内驱力的管理策略[N];中国教师报;2014年

5 黑龙江省大庆第二十三中学 吕艳华;新时期教育教学中对内驱力的认识及使用策略[N];学知报;2011年

6 张文静;发挥员工内驱力比奖励更有效[N];今日信息报;2004年

7 湖北省枣阳市高级中学 严兵;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N];学知报;2010年

8 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数学组 赵敏;做好几个转变,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N];学知报;2011年

9 朱建平;增强内驱力 提升执行力[N];青海日报;2009年

10 铜鼓县实验小学 王露;游戏应成为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N];宜春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炼琦;在校大学生内驱力影响机制及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 李斌;内驱力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影响的探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3 张治玲;文化变异内驱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卢政;论文学创作的内驱力[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雷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内驱力构成与驱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旭;民营船舶服务业员工内驱力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柳瑞莲;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大学生认知内驱力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亚英;江西省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影响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9 张丽丽;校园仪式开展的实效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20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20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b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