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二级学科划分的困惑
本文关键词:教育学二级学科划分的困惑
【摘要】:教育学分为十多个二级学科,这些学科之间有不少交叉重叠的地方。如果继续增加教育学二级学科,会导致教育学更加庞杂臃肿。笔者建议按照教育哲学、教育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和教育法学来划分二级学科,这样可以避免学科之间的重叠和交叉。
【作者单位】: 广东嘉应学院;
【关键词】: 教育学 二级学科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教育学并未按照教育的形态划分学科领域人们习惯上把教育分为三种形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可实际上,教育学的分类并未按照三种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学校教育学和社会教育学。因为三种教育很难截然分开,所谓“5+2=0”即表明学校教育影响往往会被家庭教育所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巧先;认识与分析:教育学中国化[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5期
2 杨宏飞,刘佳;教育学面临的几个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7期
3 丁丽红,焦瑶光;教育学从“科学化”到“消亡”——对教育学的回顾和前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刘庆昌;;论教育学的范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王建华;;作为方法的教育学[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1期
6 徐冬青;;观察、参与、介入:教育学方法论的演变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4期
7 洪丕熙;;制度教育家洛勃罗论“新”教育学运动[J];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01期
8 丁;教育学的困境[J];教育科学研究;1990年04期
9 张晓鹏;“教育学体系”概念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2年03期
10 陈桂生;略论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的现象[J];教育研究;199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杨小微;;中国教育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3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应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学依然面临“学科化”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庞守兴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顶天立地”: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伍红林;调准我们教育学的焦距和色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钟启泉;告别“罐装” 走近真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金鑫;《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建造教育学理论大厦基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6 刘旭东 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提供平台:引领教育与社会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庞庆举;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珂;论教育学的人文意蕴[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晴;“教育学立场”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惠雨;论教育学话语的若干问题及未来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陆婷;论教育学话语的形成[D];苏州大学;2009年
5 李迪;无立场教育学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燕敏;论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雪;教育学原创性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8 张晓东;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惩罚谈作为策略的教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婧;国外教育学著作中的范畴及其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10 连芳芳;吉鲁的后现代批判教育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44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04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