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不同类型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5-01-05 11:00

 

【摘要】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目标和重点是转变地理学习方式,即转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倡导多元化的学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陈述性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一般以记忆为主,这就使得新课改理念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大多数教师在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对知识一概而论。鉴于此,本文以地理陈述性知识的类型为切入点,以不同类型的地理陈述性知识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为关键研究内容,采用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综合分析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现状,进而提出不同类型的地理陈述性知识相应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为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总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明确了起点,同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案。第二部分是对陈述性知识的认识。通过陈述性知识的概念、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明确了陈述性知识的特点,接着阐述了陈述性知识获得的过程以及影响其获得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从而为地理学科中陈述性知识的研究做铺垫。第三部分为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概述。首先界定了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概念;其次归纳总结了地理陈述性知识的六种类型,即地理名称和地理符号、地理术语、地理数据、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过程和地理演变;再次,通过对教材中陈述性知识的分类整理,概括出教材中陈述性知识的四个特点;最后阐述了地理陈述性知识教学的理论基础。该部分概述主要是为后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为现状分析。通过课堂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陈述性知识教学的总体现状以及不同类型的地理陈述性知识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后文教学策略的探讨提供依据。第五部分为策略探究和案例设计。该部分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陈述性知识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并设计了相应的案例,地理名称和地理符号的教学策略:创设情境,讲授告知;地理术语的教学策略:适当探究,练习巩固:地理数据的教学策略:多重编码,贴近生活;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布的教学策略:活化地图,适当指导;地理景观的教学策略:深入挖掘,综合分析;地理过程和地理演变的教学策略:合理展开,精炼概括。第六部分为实证研究。选取了涵盖地理陈述性知识六种类型的两节内容,在实验班采用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在控制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通过对比,验证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本论文结论的得出提供实证依据。第七部分概括了本论文的基本结论,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 地理陈述性知识; 类型;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实践; 
 

1陈述性知识的理论基础

 

地理陈述性知识从性质角度划分,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因此,地理陈述性知识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讨离不开陈述性知识的理论支撑,认识和掌握陈述性知识的相关理论,是进一步研究不同学科的陈述性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就陈述性知识的理论基础,笔者主要从概念的界定,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关系以及陈述性知识获得的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1陈述性知识及相关概念界定

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能够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并且能直接陈述知识,它一般以命题或多个命题相互联系组成的命题网络以及表象形式存或表征,它一般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类似的问题,可用来辨别事物的属性特征。

程序性知识是指关于办事的一系列操作活动的知识,它一般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存和表征,不需要意识的控制,它既包括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即由概念和规则构成的操作系统,也包括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即教给人们如何思维、如何学习的方法性知识,它一般用来回答“怎么办”、“如何办”类似的问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许多区别与联系(表1.1)从表征方式看,陈述性知识以命题或命题网络以及表象的形式表征;而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表征,并且产生式系统中的前一个产生式结果都可能成为后一个产生式的条件。从学习过程来看,绝大多数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教师讲授或告知的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学生个体在记忆中把几个激活的相关知识点连结起来从而形成新的命题,学习速度快;而程序性知识却是不可以言传的,它包括条件认知和操作过程两个步骤,在条件认知阶段,需要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去识别或者辨别某种地理现象或情境,看它是否与该产生式的条件相匹配,在操作阶段,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者程序进行一系列的操作练习,从而逐渐形成产生式系统,学习速度慢。从再现方式看,陈述性知识需要通过回忆、景观再现以及和其他事物的联系有意识的搜索,提取和再现速度较慢;而程序性知识的产生式系统是相互联系的,可以相互激活,提取和再现速速快。从测量角度看,陈述性知识需要通过学生回答某一现象或事物“是什么”类似的问题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可直接测量;而程序性知识必须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间接测量。

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也有许多联系,它们是学习过程中两个连续的阶段,最初学习和掌握的通常是一些陈述性知识,而这些知识通过学生的反复辨别、不断练习、总结归纳后,就具有了自动化的特点,就变成了程序性知识,因此,陈述性知识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和前提,而地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是对陈述性知识的运用、操作、探究的过程。并且,一些复杂问题往往需要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共同来解决和回答。

 

地理陈述性知识之教学策略解析与实践,地理教育教学论文

 

 

2地理陈述性知识概述

 

地理教材中陈述性知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在地理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部分知识是正确运用地理语言,解决地理问题,提高地理技能的关键,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对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探究陆续见诸于各类期刊杂志和学位论文。但究竟什么是地理陈述性知识?地理陈述性知识有哪几种类型?地理教材中陈述性知识有哪些特点?地理陈述性知识教学的理论基础有哪些?上述研究中均没有给出具体的、针对性的、全面的答案。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地理教材,咨询一线地理教师,以及自身总结提炼,以期能够对这几个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解答。

 

2.1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概念

地理陈述性知识是指回答某一地理事物“是什么?”“它在哪里?”“它怎么样?”的知识,它是对某一地理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陈述或间接反映,或者是对相关的地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的反映,属于静态的知识。它是学习和探究其它类型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形成地理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在地理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以记忆为主。

 

2.2地理陈述性知识的类型

笔者在界定了地理陈述性知识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地理教材、文献资料的整理,总结归纳出地理陈述性的六种类型:即地理名称和地理符号、地理术语、地理数据、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过程和地理演变。这六种类型的地理陈述性知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2.1地理名称和地理符号

地理名称是对某一个或某一类地理事物给定的标签,用以区别其他地理事物或同一类地理事物中不同的个体。如地球、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这类名称是不同类型的地理名称,而岩石的三种类型——岩装岩、沉积岩、变质岩,自然地理环境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这类地理名称是同一类型的地理事物中不同的个体,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加以区别和联系。

2.2.2地理术语

地理术语是指地理中特有的名词或俗语,一般地,它只适用于地理学科。如“北逆南顺”,是在学习气旋的福合方向时用到的术语;“北右南左”是在学习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时归纳的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因此,这些术语只有在地理学科中才适用。

2.2.3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是指用具体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某些特征,如面积、数量、高程、比例等,运用地理数据能更加具体、形象的说明地理事物的特性,增强学习者的感性认识。在地理学习中,涉及到的数据有很多,如亚洲的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温带海洋性气候大致分布在40°—60°大陆的西岸、黄山的高度大约为1865米、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比值约为3:7等,地理数据繁杂众多、且很少有规律可循,因此,在学习地理数据时,需要教师有所取舍,并且引导学生釆取一些巧妙的方法进行记忆。

 

3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现状分析.........22

3.1基于课堂观察的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现状分析.........22

3.2基于问卷调查的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现状分析..........27

4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37

4.1地理名称和地理符号类知识的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及案例设计........39

4.2地理术语类知识的教学策略一适当探究练习巩固及案例设计......41

5地理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的实证研究........48

5.1实证的目的.....48

5.2实证的设计......48

 

5地理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的实证研究

 

5.1实证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六类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每一种类型,在实验班采用本论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在控制班采用讲授式教学策略,通过实证对比,验证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是否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率是否更有效。

 

5.2实证的设计

5.2.1实证的内容选择
笔者根据实习学校的教学进度以及实证需要,分别选取了“热力环流”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作为教学内容。这两节内容涵盖了本论文总结归纳的六类地理陈述性知识:气压、等压面、热力环流等属于地理名称;等压线弯曲的高低规律属于地理术语;气压值涉及到地理数据;热力环流如何形成属于地理过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属于地理分布;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示意图属于地理景观,因此,笔者认为,选取这两节内容进行实证研究更具有代表性。

5.2.2实证的方法

实证法采用“实验班和控制班对比的方案”,在实证过程中,实验班和控制班使用统一的教材,并且由同一个地理教师(本人)执教,授课时间也相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陈述性知识,实验班采用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而控制班统统釆用传统的讲授法。

笔者通过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以及检测课后作业,对这两个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5.2.3实证的步驟

5.2.3.1教学目标分析

在实证之前,笔者先根据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确定教学目标,然后,结合教材,确定每个教学目标所包含的知识点,并对不同的知识进行类型的划分,以便有针对性的采用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

 

6结论与展望

 

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能力、地理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教学实践,首先梳理了陈述性知识的理论基础,接着界定了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概念、划分了地理陈述性知识的六种类型、归纳了地理教材中陈述性知识的特点并介绍了地理陈述性知识教学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课堂观察法和调查问卷法,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地理陈述性知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最后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笔者提出的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以下,笔者将对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梳理。

 

6.1基本的结论

通过对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梳理了陈述性知识的理论基础。通过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概念的界定,比较了两类知识的异同,明确了陈述性知识的特点,清楚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包括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提取和应用三个阶段以及影响其获得的条件,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第二,概述了地理陈述性知识。首先界定了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概念,它是指回答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是什么?”“在哪里?”“怎么样?”的知识,它是对某一地理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陈述或间接反映,或者是对相关的地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的反映,属于静态的知识;其次,总结归纳了地理陈述性知识的六种类型,即地理名称和地理符号,地理术语,地理数据,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过程和地理演变;然后分析了地理教材中陈述性知识具有四个特点,即数量的丰富性、类型的多样性、语言的精简性、运用的广泛性;最后介绍了地理陈述性知识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理论基础、地理科学理论基础、参与教学理论基础。

第三,分析了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总结了地理陈述性知识在教学中存在是问题,主要包括教师理论知识欠缺、教学方式偏重讲授、学生主体意识淡薄、教学功能认识不够等。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陈述性知识,总结了六类地理陈述性知识在教学中各自存在的问题。

第四,提出了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笔者针对不同类型地理陈述性知识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并进行了教学片断设计,地理名称和地理符号的教学策略:创设情境,讲述告知;地理术语的教学策略:适当探究,练习巩固;地理数据的教学策略:多重编码,贴近生活;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布的教学策略:活化地图,适当指导;地理景观的教学策略:深入挖掘,综合分析;地理过程和地理演变的教学策略:合理展开,精炼概括。

第五,验证了地理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的可行性。笔者选取了可以涵盖陈述性知识六种类型的两节内容进行教学实践,釆取实验班和控制班对比的方法,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检测来验证笔者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陈述性知识提出的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增强本文研究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帅,陈陶.  地图教学法与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研究[J]. 考试周刊2013(68)
[2] 沈培根.  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 考试与评价2013(08)
[3] 翟会荣.  浅谈高中学生地理地图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中)2013(06)
[4] 冯爱军.  加强地理过程分析,形成答题思路[J].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2012(Z1)
[5] 陈月平.  例谈微型地理景观的教学应用[J]. 基础教育参考2012(06)
[6] 李鑫林.  论地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J]. 地理教学2010(24)
[7] 张雪.  “广义的知识”分类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目标[J].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08)
[8] 刘勇,邹霞.  浅谈多媒体教学设计在不同类型知识学习中的应用[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9] 张晓旭.  基于知识分类理论的教学设计[J]. 滁州学院学报2009(04)
[10] 刘大圣.  研究地理地图能力新教学方法的思考[J]. 中学教学参考2009(09)



本文编号:11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1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8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