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空间社会学的审视:作为潜在课程教室布置中的玄机

发布时间:2017-11-07 21:23

  本文关键词:空间社会学的审视:作为潜在课程教室布置中的玄机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 教室布置 潜在课程


【摘要】:建筑是一种实现某种意图的手段,因此,由建筑及建筑装饰所构成的空间处处都渗透着意识形态。由此,从空间社会学的角度透视教室布置,教室布置这种潜在的影响其实是一种看似无意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潜在课程。学生在其中耳濡目染,自然而持续地接受着这些讯息。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自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教室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潜在课程”一词以来,潜在课程已成为现代课程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关于潜在课程一词的内涵众说纷纭,但校园物质环境无疑是其公认的一部分。而教室布置作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则成为教室空间内潜在课程的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希民,张建中;“隐性课程”及其可控因素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马治国;田凤梅;岳建军;;教室标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原则[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惠敏;;人文素质类隐性课程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汪海波;谢能刚;郭会娟;肖旺群;陈静波;;论设计艺术教育中的潜在课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于晓东;开发体育隐性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王建琴;陈维;;学校隐蔽课程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以安徽芜湖市属中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5 赵惠霞;;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吕健;陈金浩;;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才智;2009年36期

7 冉力;;隐性课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其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赵云梅;;美国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评价职能探析——佛罗里达大学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0期

9 邢伟;;试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中的新尝试[J];成功(教育);2011年21期

10 郝明君;现代课程的意识形态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俊;;青年教师在新课程结构中的优化[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白艳;刘力;;关于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几点思考[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祖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群发展政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段发明;课本革命与革命课本[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姚蕾;体育隐蔽课程论——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8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家访;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毕兰凤;大学生自我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红军;高等艺术院校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传兵;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本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丽娟;数学课堂人文价值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金霞;初中班级英语隐性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成瑶;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根;免费师范生课程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艳;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金洲;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J];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01期

2 彭芬芬;;把教室标语做成心灵鸡汤[J];湖南教育(综合);2007年02期

3 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06期

4 马治国;岳建军;李欣;聂莹;孙叶;;小学教室内部色彩的设计原则及其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陈玉琨;;试论潜课程的性质、功能与组织[J];上海高教研究;1988年04期

6 何夏寿;校园标语:想说爱你不容易[J];中小学管理;2005年10期

7 陶西平;;也谈“让每一面墙都说话”[J];中小学管理;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保,肖静;对高校潜在课程与人才成长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1年02期

2 邓友祥;师专数学潜在课程理论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3 骆秦俐,张莉;潜在课程需要关注[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年03期

4 孙文浩,马旺华;对潜在课程的四点思考[J];克山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5 周瑛;简论潜在课程及其教育价值[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年03期

6 王蓉;对体育学院校园潜在课程建设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谢一彰,裴以杰;中学潜在课程浅探[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年03期

8 岳杰勇;;高校潜在课程管理的特点分析与模式设计[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06期

9 郑毓康;;重视潜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李代丽;;潜在课程:内涵、功能与建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畅远;改革传统课堂 挖掘潜在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记者 高峰;建立朝鲜族历史文化教育支撑平台[N];人民政协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晓娟;性别视角下的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丽丽;论语文潜在课程的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聪慧;班级中潜在课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桂琴;高校潜在课程的女性主义透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柱华;中西潜在课程比较及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黄文结;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军强;潜在课程的文化品格及经营策略[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尹珍玲;基于潜在课程的高校德育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8 王兆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潜在课程的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新宇;论小学生道德发展中潜在课程的影响及其优化[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泽超;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潜在课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54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154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f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