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质量保证关键要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的质量保证关键要素研究
【摘要】: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受到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喜爱。随着我国对翻转课堂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研完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翻转课堂的质量评价。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运用半开放式访谈法,通过对所在地区实施翻转课堂的24位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文献研究,揭示翻转课堂课程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评价、课程教师、学习者五个维度的质量保证关键要素。文章旨在为了解翻转课堂质量保证提供实证性的研究,为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翻转课堂在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基于‘萧山学习港’的建设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146231808)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程序的颠倒。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它保留了知识获取和知识内化两个步骤,但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反的是它将知识获取过程放在课外,借助在线视频、文本资料等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在课堂上进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丽平;;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2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3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0期
4 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10期
5 苏继红;杨翠屏;;“先学后研、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06期
6 张麒;刘俊杰;任友群;;哈佛“慕课”深度谈——访哈佛大学副教务长包弼德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7 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2001年12期
8 王长江;李卫东;;“颠倒的教室”:美国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炎根;桑青松;;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尹莉;;网络教学在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J];才智;2009年25期
3 黄广芳;;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李月华;;师源性心理障碍与学生评价改革[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04期
5 宋永燕;;探索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6 刘刚;试论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刘刚;;论体育教学评价的四个侧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曹照洁;;论国外自主学习理论对我国教育的影响[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窦娇颖;;论远程开放教育中的自主学习[J];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10 马晓春;;成人自主学习指导策略[J];成人教育;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苏海丽;;浅谈翻转课堂在导游讲解技能培养中的应用[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2 郭佳;高东怀;宁玉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探析——以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技术学》课程为例[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唐远新;陈德运;任相花;;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4 吴长伟;陈静;董树森;于翔;;慕课与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研究[A];传承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C];2014年
5 牟英梅;;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研究——基于MOOC,SPOC的大学英语教与学改革[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4年
6 董静;;翻转课堂模式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众;学校转型时期的教育评价功能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岗;数学学习评价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定强;初中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马金晶;成果导向教育博士课程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何明霞;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齐军;体悟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郁晓华;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建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罗虹;“医学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学习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伟;职高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征;初中生课下有效学习方式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康娜;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教育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聂明芳;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学校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5 钱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D];苏州大学;2010年
6 贾玉霞;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龚小龙;基于校本课程的中职学校课程过程性评价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芳;形成性评价在电大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健;新课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学美术学习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婷;初中生视觉素养教学活动探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梅;网络学习监控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7期
2 卢强;;基于e-portfolio高校实践性课程评价模式的重构[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3期
3 李霞;朱亚莉;;网络学习监控的基本策略与实施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6期
4 刘丽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5 许艳丽;马德俊;刘刚;;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教学视频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6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7 卢强;;课程学习活动设计重审:活动理论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8 王龙,王娟;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经验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9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年05期
10 岳欣云;;教学对话的三种境界及对教师的要求[J];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任友群;[N];东方早报;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奉媛;中小企业的质量保证[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8期
2 宋文斌,张彦彩;浅谈放射科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06期
3 M.塞思耶;;质量保证的发展:澳大利亚和印度的比较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4 孙奉媛;论预防性质量保证和无废品生产[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5期
5 孙奉媛;建筑中质量保证:澳大利亚公司的经验及其与东南亚国家的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10期
6 孙奉媛;论预防性质量保证[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5期
7 徐瑞平;;数字保存系统质量保证风险与策略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陈德建;谈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区别[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杨红卫,张宗贵;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江彦桥;;教育输入的质量保证——马来西亚的实践及其对教育输入国的借鉴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仁之;;检测过程的监控和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的探讨[A];上海市岩土工程检测中心论文集(1995—2005)[C];1995年
2 袁伯俊;;安评研究中质量保证若干问题思考[A];第一届全国毒理研究质量保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瑶;;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质量保证[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廖明阳;;强化QAU部门职能提高安评质量水平[A];第一届全国毒理研究质量保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悦;宫爱申;邓炳初;;药动学和毒理学研究中质量保证的几个关键环节[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6 周建梅;周黎明;李兴阔;朱宝霞;;野外实验室砷含量测定分析质量保证系统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陈红雨;曾嵘;王妍;阴琨;;水中微生物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探讨[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捷;张胜义;;论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A];2008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宏芝;;建立和健全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的重要性[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0 马丽君;吴晶晶;;浅谈化验结果的基本质量保证[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消费者报 蒋敏华;二手车质量保证离消费者有多远[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旭军;100%的验收测试>质量保证[N];网络世界;2004年
3 王忠田;新加坡将出台新的观赏鱼质量保证计划[N];中国渔业报;2011年
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院长 伍冀湘;质量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N];健康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张旭军;正确认识布线质量保证[N];网络世界;2005年
6 吕荣兴 赵春霞;项目质量管理浅析[N];建筑时报;2006年
7 丁莹;美国UL将新增质量保证业务[N];中国质量报;2011年
8 谭军;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的质量保证项目[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Aviva Haleva;AVT处理控制及质量保证的技术和措施[N];中国包装报;2004年
10 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所长 孔学东;加强质量保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N];中国电子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傅胜;环境镉污染区大批量尿镉检测的质量保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白国刚;PACS系统质量保证及其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3 葛宏;CT质量保证及其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4 于东林;协同制造的过程质量保证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5 何煜明;富奥散热器分公司质量保证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郭燕;DFQ下的机械产品设计质量保证模型及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7 王德高;DLBS公司质量保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何瑞龙;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维修维护及质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87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187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