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初中生 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 应对方式 学习倦怠
【摘要】:学习倦怠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显得日渐突出,已成为中学教育中的难题。在本研究中,我们把学习倦怠定义为个体在获取知识时由于学习压力或其他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的身心疲惫,丧失信心以及成就感缺乏的现象。学习倦怠的一些相关研究显示人际关系和应对方式分别对学习倦怠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就以954(有效数据928)名初一和初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师生关系评价量表》、《同伴关系问卷》、《初中生应对方式量表》和《学习倦怠问卷》来探究初中生学校人际关系、应对方式对其学习倦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应对方式在初中生人际关系对学习倦怠作用中的中介效应,然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以期可以丰富学习倦怠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减少或预防初中生学习倦怠水平提供一些帮助。通过验证假设,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学习倦怠整体状况不是很严重,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得分最高;性别在学习倦怠及其各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年级在学习倦怠及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上差异显著,在低成就感上差异不显著。2、初中生师生关系整体状态良好。性别在师生关系总分上差异不显著;年级在师生关系总分及其各因子上差异显著。3、初中生同伴关系整体良好。男生在同伴关系上得分高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初二在同伴关系上得分显著高于初一。4、初中生在应对方式上较多使用指向问题的应对。性别在初中生应对方式上差异不显著;年级在指向问题应对和指向情绪应对上差异都不显著。5、初中生师生关系及其各因子与学习倦怠和它的各因子之间均显著负相关。在逐步回归分析中,教师接近难易度、师生关系情况、师生间地位差异依次进入方程,共同解释学习倦怠27.8%的变异量。6、同伴关系与学习倦怠及其各因子负相关关系显著,可解释学习倦怠19.5%的变异量。7、初中生指向问题应对、指向情绪应对分别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和正相关,而且相关关系均显著。指向问题应对的问题解决、合理化解释两个因子进入了方程,共同解释学习倦怠23.1%的变异量,指向情绪应对的四个因子都进入了方程,共同解释学习倦怠8.8%的变异量。8、初中生指向问题应对、指向情绪应对在学校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言坤;;学习态度浅析[J];才智;2012年02期
2 张丕湘;李尊贤;;初中学生各科学习兴趣的调查[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6年03期
3 廖嗣德;学习态度浅析[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徐中南;;勤奋,自信在数学学习态度的体现[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年12期
5 ;我的学习态度能得几分?[J];小学生.心理成长;2006年04期
6 ;你想知道学习好的秘诀吗?[J];小学生.心理成长;2006年Z1期
7 ;我的学习态度能得几分?[J];小学生(多元智能);2006年04期
8 ;你想知道学习好的秘诀吗?[J];小学生(多元智能);2006年Z1期
9 ;你想知道学习好的秘诀吗?[J];小学生.儿童表达;2006年Z1期
10 ;让学习成为一种“游戏”[J];家庭与家教;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冰;杜慧霞;;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必修课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分析[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郭萍;;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3 刘先荣;;让学生快乐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4 郑sネ,
本文编号:1246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24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