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家国关系视野下伦理道德建构之探

发布时间:2017-12-10 07:02

  本文关键词:家国关系视野下伦理道德建构之探


  更多相关文章: 家国关系 伦理道德 体系


【摘要】: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家国关系基本呈现出三种样态:家国同构、去家庭化和家国重构。家国同构下的伦理道德建构以人伦为基础,去家庭化的伦理道德特别强调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家国重构下的伦理道德则着力于促使个体形成抵抗社会风险、过公共生活、成为世界公民所应具备的精神气质和道德素养。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依法治国和公共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5JJD880010) 南京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自我·道德·社会——德育社会学研究”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人由身心两部分组成,“身”的成长依赖于亲代的基因和养育,“心”尤其是精神世界、道德的发展则主要受制于父母、文化传统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伦理作为道德之原理着力于处理各种“关系”,即人与自己、他人、家庭、民族、国家、社会、自然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费菲;;法律传统论纲[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吴先伍;;陈独秀伦理革命的传统内涵——兼论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李夏灵;;传统在法治社会中的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5 杨柏岭;;古代文论在电子传媒时代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聂姗;;冲不破传统的反传统——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传统主义的再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孙显元;;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传延与变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张久瑛;;强力介入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基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人类学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刘影;;城市文学的“上海怀旧”之旅[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10 熊进;;马克思时间概念的三维特质[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新;;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认同的依据和路径研究[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黄建新;;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兼论转型时期社会组织的复位[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玮琳;;廊桥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寿宁廊桥为研究对象[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磊;;破坏性创新·基因置换·文化迭代——论增强企业文化建设针对性、有效性的路径和方法[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5 黄丽萍;;弹性结构:地方性知识嵌入与基层民主治理形态——一个本土化的基层民主治理发展研究[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7 李丽;;文化公共性与公共性文化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杰;;论消费主义视野下城市文化遗产的克隆[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中江;;进化主义与中国近代的保守、渐进与激进[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10 刘基;闫立超;;建党90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征与基本经验[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8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仁塔娜;海湾合作委员会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仙琴;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蓓;中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夏清;历史文化与城市主题文化塑造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赵晓鹏;论信仰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戚顺欣;论吴德旋“清雕琢”文艺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妹;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学清;关于和谐社会视域下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闫恒;制约皇权的神学—董仲舒宗教与政治思想浅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仁宏;;试论中国封建社会家国一体化的特点[J];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2 陈湘鹏;;荣 60年家国[J];新前程;2009年12期

3 孙仁宏;简论中国古代家国关系与科举文化[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迟云;给聪聪爸妈写封信[J];山东教育;1999年27期

5 吕文汇;植根在香港特区[J];作文成功之路(高中版);2002年12期

6 邓林;;女人的世界——谈《甄[传》之情爱家国[J];语文知识;2012年03期

7 陈静;;解读《舌尖上的中国》:集体回忆·丰收仪式·家国伦理[J];前沿;2013年08期

8 ;“大阅读”伴学生成长 “书墨香”育家国栋梁——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大阅读”特色课程[J];教育;2014年21期

9 康永久;;先验的社会性与家国认同——初级社会化的现象学考察[J];教育学报;2014年03期

10 胡明坤;;“而”字联结家国梦[J];语文学习;201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萍;;声色歌影里的家国想象与性别政治——电影媒介里“天涯歌女”的影像与声音再现[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2 周术槐;;辛亥时期孙中山的家国观及其社会影响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3 高钟;;“家国一体”的文化意识和中国士人的社会责任实践与慈善事业[A];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秀;多一些“家国情怀”[N];人民日报;2012年

2 记者 吴黎明;“农庄外交”的家国情怀[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3 李锐;心有家国 才能自信[N];经济日报;2014年

4 全国政协常委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 湖南省湘学研究院学术顾问 杨胜群;弘扬湘学传统的家国情怀[N];光明日报;2014年

5 彭敬信 本报特约评论员;又逢国庆说家国[N];中国国门时报;2014年

6 ;不论身在何时,家国情感依旧[N];烟台日报;2014年

7 京平;以家国情怀谱写奉献华章[N];北京日报;2014年

8 张毅;“遗歌”余韵 辗转家国[N];经济日报;2014年

9 黄夏;大地尽头,家国存焉[N];经济观察报;2014年

10 侯红武;感情薄 家国弱[N];山西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耀明;从《霍元甲》看香港武侠片的“家国意识”[D];暨南大学;2006年

2 刘璐;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家国观念[D];云南大学;2015年

3 陈俊;为什么房子是中国人家国梦的物质符号?[D];海南大学;2013年

4 李晓;赵冬苓“家国主旋律”类型电视剧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丹;身份认证中的家国想象[D];重庆大学;2013年

6 黄泽盛;论杜兆植的交响诗《风雪·万里·家国》[D];厦门大学;2007年

7 陈灿;春节联欢晚会:“在家感”的营造[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郝玉莲;论交响诗《风雪 万里 家国》的音乐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莉娟;乡土书写与家国情怀[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73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273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