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17:05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出处:《东岳论丛》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发展 空间面板 空间集聚 溢出效应


【摘要】:本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2001年-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教育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教育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呈现正"U"型关系,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关。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提高教育支出水平,不仅能明显促进该地区的教育发展,并且对周边区域的教育发展产生正向带动作用。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31 provincial reg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1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spatial panel measurement model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and the imbalance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社会变迁中的乡村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YJA84003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教育公平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所有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联,但较近的事物比较远的事物更关联”,Anselin(1988)也指出,“几乎所有的空间数据都具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方卫,张锦华;教育平等的地区分化与地区分化下的教育平等——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状况的一个考察[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2 赵春雷;;区域经济视阈下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性特征评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谢童伟;张锦华;吴方卫;;中国教育省际差距收敛分析及教育投入体制效应评价与改进——基于31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4期

4 颜莉冰;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公平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5年05期

5 许世建;饶玉婕;;公共财政下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投入公平性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12年08期

6 张应强;彭红玉;;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7 郑磊;;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公共支出结构——政府教育支出比重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2008年01期

8 姚先国;张海峰;;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9 张锦华;;教育溢出、教育贫困与教育补偿——外部性视角下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的教育补偿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10 司晓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发展[J];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方;朱军;;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与民生财政的主动性——基于公共教育支出的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郑亚男;;我国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北方经济;2010年14期

3 房志伟;;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4 成刚;萧今;;政府间转移支付对县域基础教育供给的影响——基于江西省的证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2期

5 黄潇;杨俊;;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张宏军;;弱势群体“教育致贫”及其规制[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7 陈飞翔;黎开颜;刘佳;;“Lock-in Effect” to Be Blamed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8年03期

8 潘越;杜小敏;;China's Uneven Labor Flow and Its Effect on Regional Disparities—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non-parameter additive model[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9 魏下海;余玲铮;;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只是线性关系吗[J];财经科学;2009年10期

10 肖志勇;;人力资本、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箐;;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提供:以人均政府卫生支出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贾云鹏;;教育市场分割与教育平等:高等教育的视角[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锋亮;史静寰;刘帆;;中国高教资源的区域协调状况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曹淑江;;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基础教育投资努力程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和倍差法的实证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宗晓华;;多任务代理、财政外溢与地方公共服务提供——以教育为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祥云;范丽萍;;财政分权视角下中国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足成因——基于各省县级数据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阮艺华;;财政分权、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光俊;财政分权体制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胡晓绵;教育、健康与我国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尹燕飞;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基础教育供给行为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姚海琼;基于溢出效应的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汤华然;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7 余玲铮;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丽娜;教育机会不平等中的平衡机制: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路巍;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许福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百福,杜晓利;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2 黄潇;杨俊;;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施国材;;浅谈农村教育的贫困及对策[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4 李晓嘉;刘鹏;;财政支出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5 吴方卫,张锦华;教育平等的地区分化与地区分化下的教育平等——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状况的一个考察[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6 周荣;喻登科;;中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2年01期

7 安体富;;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问题·改革建议[J];财政研究;2007年01期

8 袁桂林;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现状及多元化发展模式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1期

9 安晓敏;任永泽;田里;;我国义务教育经费配置公平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祁毓;田丹;;区域公平背景下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及路径再完善——基于泰尔指数及其分解分析的视角[J];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媒体评论员 赵继成 职员 杨绍福 教师 林金芳 学生 曾革楠;[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汪生科 陈欢;[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郁芬;[N];新华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柴葳;[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伟卿;财政分权对于我国公共教育供给数量与区域差异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杰;;区域教育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3期

2 鲍寅初;皇甫志新;任苏民;;区域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3 吕寿伟;;区域教育学的困境反思与生机探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9期

4 郭志族;;区域教育创新的五种关系[J];人民论坛;2012年01期

5 吕寿伟;;论区域教育学的学科性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6 缪杏元;优化区域教育环境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1999年05期

7 ;马来西亚希望成为本区域教育中心[J];世界教育信息;2000年01期

8 滑文革;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努力目标群”——福建省南安市对教育现代化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0年03期

9 康德山;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J];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10 王绽蕊;区域教育发达程度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大一;;跨区域校际联盟深化区域教育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2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3 ;公主岭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活动实验的意见[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4 刘明;邹长海;;区域教育体系规划的若干理论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5 朱兆敏;;育海洋未来新人 创区域教育特色——小学“海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6 罗明东;陈瑶;;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论[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辽源市西安区课题组;石文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区域教育实验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8 Jane Knight;;知识经济中的区域教育中心和城市:机会与风险(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周满生;;中国区域教育发展差异与政府宏观教育政策调整[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小兵;;反梯度推进:区域教育投资的战略选择——兼与“区域教育投资的梯度推进论”商榷[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黎晓东;以思想大解放开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新局面[N];邯郸日报;2007年

2 徐娜姿;我市全力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N];宜兴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希宏邋实习生 王召军;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N];徐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辛瑞玲;龙湖构筑区域教育“民生工程”[N];汕头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刘粉莉 陈剑琦 记者 艾丹青;首届文晖论坛,专家聚焦区域教育发展[N];杭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江芸涵;全国区域教育发展 特色示范区花落武侯[N];四川日报;2009年

7 何成银 重庆市江北区教育委员会主任;新区域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宋武利 黄明鑫 记者 林琳;大安聚力打造区域教育高地[N];自贡日报;2012年

9 邓大一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校长;跨区域校际联盟深化区域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赖配根;焕发区域教改的生命活力[N];中国教育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宫丽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继红;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曾海洋;厦门大学与闽南区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边旭东;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舜;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侯彦斌;我国“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意义和方法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沈喜云;我国区域教育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隋娟;满意度理论及其在区域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吕寿伟;区域教育学学科生成机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白云;论区域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中南大学;2011年

7 张济洲;广西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单新梅;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柳颖;县域教育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范卫萍;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19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419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