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测评工具与前因后果
本文关键词: 抑郁情绪躯体化 污名 神经质人格 述情障碍 防御方式 自杀意向 专业性心理帮助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抑郁的躯体化是借助于身体这一媒介,对情绪的表达方式之一。对于抑郁躯体化及其影响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大量研究证实了抑郁躯体化妨碍了抑郁诊断,并从某些角度探讨了影响躯体化的因素。但总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抑郁躯体化概念界定较为模糊,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其机制以及临床价值尚不明晰等。本研究通过自编抑郁情绪躯体化研究工具,从整体上调查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现状,考察抑郁情绪躯体化的心理社会机制并构建整合模型,同时探讨抑郁情绪躯体化的预测功能。论文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在对抑郁躯体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如研究手段比较单一、没有抑郁躯体化专门的研究工具以及没有对抑郁躯体化机制的深入探讨等,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即从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表达特征出发,构建抑郁情绪躯体化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问卷。同时,以该问卷为测量工具,拟探讨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形成的前因与后果。在第一章的基础之上,第二章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并初步构建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路线。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实证研究部分,第三章从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表达特征出发,构建抑郁躯体化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问卷;第四章以编制的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问卷为测量工具,初步探讨了大学生抑郁情绪躯体化形成的前因,并构建整合的心理社会机制模型;第五章通过与PHQ-9的对比研究,初步探讨了抑郁情绪躯体化问卷的预测功能。第六章在回顾前面五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研究发现,抑郁情绪躯体化问卷具有多维结构,能有效测量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躯体化程度;通过构建抑郁情绪躯体化形成的整合模型,发现人格、污名、述情障碍和防御方式分别是影响抑郁躯体化形成的重要心理社会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抑郁情绪躯体化能有效预测自杀意向和专业性心理求助。本研究系统梳理抑郁躯体化这一概念的发展脉络,具有理论价值。另一方面,研究深入了解躯体化症状在抑郁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对抑郁情绪的自知与求助行为,对大学生抑郁情绪以及由此导致的自杀行为有重要的预防作用,能帮助高效心理健康工作者能更加有效的甄别抑郁情绪及由此导致的负面后果,具有现实意义。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depression emotion somatization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depression and somatization .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花;孙思伟;孙玮;常春;;抑郁症病耻感量表中文版在北京市15~24岁人群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3年02期
2 曾志发;张浩;;陕北地区大学生抑郁现状调查[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叶庆红;唐锴;陈志斌;陶领钢;阳春;蒋大海;戚武;李长青;;桂林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状调查及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8期
4 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2年07期
5 王娟娣;刘斌;钟添萍;;躯体化症状为主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6 程冉;王玉锋;;新乡市大学生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6期
7 丁建飞;张洪波;王君;佘敏;段毓雯;;某医学院校大学生抑郁症状及其认知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年06期
8 凌宇;钟明天;蚁金瑶;杨娟;姚树桥;;述情障碍特征对青少年应激与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9 吕小康;汪新建;;意象思维与躯体化症状:疾病表达的文化心理学途径[J];心理学报;2012年02期
10 申秀云;蔡琳;朱熊兆;唐秋萍;罗丹;;城乡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表现的差异[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晓璐;中韩躯体化机制的跨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凌宇;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易感性—应激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邱林;人格特质影响情感幸福感的机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剑英;抑郁性障碍患者的症状特点及其与述情障碍特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2 郑美;抑郁症躯体症状归经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王源莉;青少年抑郁症社会心理因素及心理干预的对照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韩惠惠;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认知行为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俊丽;抑郁自我污名、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6 唐洁;抑郁症躯体化症状与述情障碍及团体心理治疗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7 金涛;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应用—信度与效度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8 徐阿红;抑郁症躯体化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洵;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慧君;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03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503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