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我国教育政策伦理的演变与走向——以县域教师轮岗交流政策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14 15:36

  本文关键词: 教育政策伦理 县域 教师轮岗交流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政策伦理是"教育政策中的伦理",强调的是教育政策自身所蕴含的道德性,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政策活动过程之中的伦理规范与道德原则的系统总和。探讨县域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的政策伦理即"这个政策怎么进行调节才是好的"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教育政策伦理的演变的探讨,可以看出"逐渐还原的公共性"日趋彰显;通过对我国县域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系统的运行现状的探讨,可以看出"错位的权力"仍居主导。因此,我国教育政策伦理的走向应当是以"复归于仁的教育政策"为归宿。
[Abstract]:Education policy ethics is "ethics in education policy", which emphasizes the moral character of education policy itself. It is the systematic summation of ethics and moral principles that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policy activ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licy ethics of the policy of teacher rotation and exchange in county area, that is, "how to regulate this policy is goo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evolu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ethics in China,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gradually restored public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current operation of the policy system of teachers' rotation and exchange at county level in our country, we can see that "misplaced power" still dominates. The trend of education policy ethics in our coun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education policy of returning to benevolenc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分类号】:G5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世清;;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的伦理取向及其演变机制[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8年00期

2 夏智伦;刘奇军;汤毓婷;;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庄德水,胡松;论政治文明视角下的群众监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刘建伟;;“中间阶层”概念探讨[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赵云梅;;论苏联解体的政治原因[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杨国鹏;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状况及其制度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焦方红;;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邓研华;;生态文明视域中社会主义政治合法性问题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商红日;国家与政府:概念的再界定——兼论国家与政府的区别[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9 梁波;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10 胡倩燕;俞小和;;关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谢岳;;现代化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改革开放30年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与经验[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2 于宁;;我国房地产市场主流客户趋势研究——基于对上海中产阶层收入水平、职业类别、生活方式的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3 王宗礼;;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思考——西部民族关系视角[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韦小鸿;;刍议社会阶层结构合理化与构建和谐社会[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涛;;我国转型期农村文化结构变迁与社会稳定——关于反邪教问题的一些制度思考[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6 孙存良;;政治挂帅: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构建[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宗礼;;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思考——西部民族关系视角[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8 刘雪峰;;群体的司法需求差异与司法公信力建设——以社会阶层结构及变化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王敏捷;;中国网络公共领域中社会民众评价活动的“自在”障碍[A];上海青年政治学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5 任奔滔;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耿百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温丽娟;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高国平;温州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轶;中东权威主义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安琪;企业文化视域中的青年职工政治社会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永刚;政治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斗丽丽;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贲培;我国直辖市制度法治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丁向东;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构建和谐社会[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建军;中国先进网络文化的民主政治建设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卫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邬薇;民族地区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玲;韩玉梅;;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2 夏茂林;冯文全;冯碧瑛;;日韩两国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度比较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3 毕天云;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及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1999年03期

4 方芳;陈牛则;刘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动机调查及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04期

5 顾晓英;顾朱衍;;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研究——基于S县流动教师制度的考察[J];当代教育论坛;2014年03期

6 杭永宝,王荣;改革六大体制 确保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两项举措”的实施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7 刘国光,董志凯;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清林;教育政策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7期

2 徐瑞,宋广文;依法治教背景下教育政策的价值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03期

3 贾莉莉;南非出台新的国际教育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吴成军;中国教育政策若干问题浅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5 王钢城,张军;从理想到实践: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演进[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0期

6 贾莉莉;澳大利亚出台新的国际教育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7 刘丽媛;影响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4年21期

8 刘世清;;论教育政策伦理的内涵、结构与意义[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05期

9 江红霞;;简论教育政策制定中人的有限理性[J];教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10 胡春梅;;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之新视角:机制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齐红深;;试析历代教育政策对满族教育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Gerard Postiglione;;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程细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谐社会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庞学光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科院教育决策与发展研究所;加强教育政策执行初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田虎伟;评论教育政策的创新之作[N];新闻出版报;2000年

3 周洪宇;建议成立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以瑾邋张圣华;为了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赵改荣;教育政策惠于民[N];新乡日报;2013年

6 王心禾;那些教育政策不能跳过的程序[N];检察日报;2013年

7 政治及公共管理学者 阮思余;教育政策要接地气[N];东莞日报;2013年

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刘复兴;审视教育政策的一个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张瀛 张天雪;教育政策彰显民生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公众对教育政策关注度较高[N];文汇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凡;教育政策执行的网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智超;教育政策执行的滞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庆蓬;教育政策评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1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511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0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