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知识改变命运”还是“教育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

发布时间:2018-03-07 16:23

  本文选题:教育与人性 切入点:教育与命运 出处:《探索与争鸣》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古典教育的核心是认识自己,现代教育则为改变命运。然而,"教育如何不糟蹋我们"却是教育思想史中一个核心的质疑。反省知识教育的限度,不当的知识教育导致了"非愚即妄"。在社会情境中,"人生向上"这一动力机制有截然不同的内外向度之别:传统的人生向上所指内在德性,现代社会中的人生向上多为外在的"出人头地"。不同的教育滋生不同的民情:僭越他人的妒忌与妄念导致人心放肆,被野心操纵的教育成为个人主义的机会教育;而人人修德向上,自知者明,自强者胜,所孕育的是清明安和。教育应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
[Abstract]:The core of classical education is to know oneself, while modern education is to change our destiny. However, "how education does not spoil us" is a core question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thought. Improper knowledge education leads to "folly or folly". In the social context,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life upward" ha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degree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the traditional life upward refers to the intrinsic virtue, In modern society, life is more of an extrinsic "getting ahead". Different education breeds different people's feelings: the jealousy and presumptuous thoughts that overshadow others lead to the unbridled mind, and the education manipulated by ambition becomes the opportunity education of individualism; And everyone is virtuous, self-aware, self-powerful, born of Pure Brightness an peace.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dictated by fat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高校毕业生中未就业群体研究——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视角”(11JJD880018)
【分类号】:G4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贺晓星;;作为方法的家庭:教育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陈颖洲;李德贵;;论分权思想与近代西方宪政之建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5 陈宏光;;立法权概念的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6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7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8 陈宏光;;行政权力的行政法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9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10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朝霞;贾晓文;;检察内部职权配置基础与路径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煜;赵刚;;行政检察权刍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马剑萍;;试论我国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凌艳;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梦冉;宪政视域下我国国家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蕊;;30年独生子女教育研究述评[J];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08期

2 贺晓星;李黎;;彼得·潘写作:作为教育思想的少儿文学[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580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580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