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幼专新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本文选题:幼专新生 切入点:父母教养方式 出处:《安康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对某幼专249名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幼专新生在总体上感受到较多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教养方式各个维度及总分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幼专新生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情绪状态适应与交往适应要好于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得分最低,学校适应各个维度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学校适应总体情况及各维度与父亲偏爱被试、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消极的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这一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rearing style and school adaptation of 249 freshmen in a college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Parental rearing style Evaluation scale" and "College freshmen's School adaptation sca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shmen generally felt more warm understanding of parents' emotion,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ach dimension and total score of parental rearing style in the source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adaptation of the new students was good as a whole.Adaptation of emotional state and communication is better than adaptation of life and study.The score of life adaptation was the lowest,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 dimensions of school adaptation in terms of the origin of the student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school adaptation and the preference of each dimension to the father, and the mother punished severely.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egative parenting styles such as refusal and denial, an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ositive parental rearing style of parents' emotional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分类号】:G78;G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阁 ,吴江 ,周保利 ,栗书香;中学生个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J];教育探索;2002年12期
2 肖文娥,邢玉凤 ,梁金辉;初中学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杨本元,杨洪猛,马雁琳,李如良;大学生的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4 李静,崔春华,吴丹伟;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个性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7期
5 杨云云;佘翠花;张利萍;;儿童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城乡比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陆碧梅;谢巧庆;梁海华;黄敏英;陈静蓉;;父母教养方式干预对多动症儿童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6年05期
7 张继华;;学龄前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年05期
8 卢清;郑国;李丽;;城乡幼儿父母教养方式比较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石彩虹;;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关系[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10 王丽;李建明;李丽娜;;监狱犯人早年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静;韦磐石;;小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孙华平;程学超;张萌;;电视暴力、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杨小平;周霞;路金声;;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志楠;邹晓燕;;8~16岁儿童行为自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春莉;廖凤林;;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小静;;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症的影响[A];精神科护理新进展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盛明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孤独感关系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汪小琴;许爱珠;张建灿;汪小霞;;农村贫困女童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吴超;杜凌阳;傅正闯;;社交恐惧症患者的16PF测试及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文;论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互作用[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俞蓉蓉;反社会型人格特质的结构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静;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宽恕倾向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2 韩玉莲;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性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U,
本文编号:1690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69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