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教育国际化”考略

发布时间:2018-04-22 06:12

  本文选题:国际 + 国际化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06期


【摘要】:"国际"一词在清末首次出现,到民国时期已经被频繁使用,表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国际化"一词最早出现在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批评》一文中,表述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内日益密切的接触与交流。早期国人常用"世界主义"和"大同主义"来表达与"国际化"大致相同的意思。"教育国际化"一词最早见于《青年进步》1925年第86期一篇题为《教育国际化之方案》的译文,作者为日本教育家泽柳政太郎。民国学者对"教育国际化"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与两次世界大战息息相关。他们认为通过教育国际化可以有效消除国际误解和民族仇恨,增进国际了解和民族友谊,从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Abstract]:The word "international" first appear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has been frequently used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means that countrie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so on. " The term "internationalization" first appeared in Chen Duxiu's "Socialist criticism", describing the increasingly close contacts and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i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ields. In the early years, cosmopolitanism and Datong were often used to express the same meaning as internationalization. " The term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is first foun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la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No. 86 of 1925. The writer is Japanese educator Masutaro Yoshimori. The schol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discuss it closely with the two world wars. They believe tha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international misunderstanding and national hatred, enhance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national friendship, and thus maintain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峥英;浅议“入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2 欧阳玉;我国如何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11期

3 刘贵华;教育国际化:21世纪的教育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4 张男星;教育国际化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5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研讨会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8期

6 杜育红;关于教育国际化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7 欧阳玉;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8 周焱;澳、英、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叶們,沈红;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对策[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李文娟;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成顺;陆婷婷;;我国体育院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思考[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李刚;池兰;聂立武;韩古月;柳长翔;;关于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几点思考[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刘爽;张小娟;顾天鸿;刘艳婷;;办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与途径[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李丽洁;;天津市义务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曹鹤;朱艳;;基于组织视角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张剑;;中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比较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高明;;高职教育应对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以辽宁省为例[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崔丹;;辽宁高职教育国际化战略与保障机制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贾欣岚;张健青;;提高天津市教育国际化水平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10 陈学飞;;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席文启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关于教育国际化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报;2004年

2 葛秋芳;教育国际化已成全球趋势[N];人民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建春邋通讯员 于国宁;扎实工作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周苏展;共论高等教育国际化[N];湖北日报;2008年

5 记者 周波;我市计划用5年时间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教育国际化[N];成都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吴欣夏;推进教育国际化增进认同与理解[N];联合时报;2010年

7 青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高校工委副书记 徐剑波 孙军;青岛: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全力落实教育规划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1年

8 熊建辉;开放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高影;教育国际化,,何去何从[N];中国教师报;2012年

10 曾功政 宋啸峰 陈叙宏;深圳南山区政协献计教育国际化[N];人民政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温雪梅;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联明;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陈正辉;全球化时代台湾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赵萱;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混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宁爱花;山东省涉农院校国际化与组织系统活性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希;湖南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闵菲;成都市基础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芹;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雪;安徽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杨妍;北京CBD教育国际化融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6 李凯歌;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案例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7 晏国祯;云南省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帅;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进展[D];河北大学;2008年

9 闫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蒋竞莹;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85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85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4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