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的行动性与教学理论创新
本文选题:教学 + 教学的行动性 ; 参考:《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02期
【摘要】:行动性是教学的内在特质,是展现其价值和功能的基本方式。在长期的实践中,教学理论形成了以直面教学实践和积极行动为基本内涵的学术传统。然而,在技术理性的制约下,这个传统一度被遏制。如今要复兴教学理论的学术传统,就需要以行动为基本策略,努力彰显教学活动的价值属性、生活本性,突出问题解决的旨趣,超越学科逻辑和框架的钳制,践行教学的反思性和行动性,揭示教学活动和教学现象的变化性和丰富性。
[Abstract]:Action is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 of teaching and the basic way to show its value and function.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the teaching theory has formed the academic tradition which takes the direct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positive action as the basic connotation. However,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technical rationality, this tradition was once contained. In order to revive the academic tradition of teaching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ction as the basic strategy, to show the value attribute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o highlight the nature of life, to highlight the purport of problem solving, and to transcend the restraint of discipline logic and framework. The reflection and action of practicing teaching reveal the variety and richnes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henomena.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育的学术传统研究”(BAA140016)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佟庆才;帕森斯及其社会行动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期
2 刘旭东;马丽;;提升边界的渗透度:教育的实践性诉求[J];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3 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3期
4 刘旭东;;从思辨到行动:教育理论的时代转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吴克领;;新农村集贸市场化缓慢的原因探析——基于淮安市W村的社会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4 刘志;;悲剧性作品对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5 张亚丽;;博尔诺夫空间观对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黄剑;;自我的建构与认同——以林妈残疾身体为社会文本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8 苑国华;;论布迪厄的社会语言学——“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9 张美川;;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反思效果[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德敏;杜辉;;环境法范式变革的哲学思辨——从认识论迈向实践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李佳;;中小学STS教育的反思——基于《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的解析[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松;刘中发;;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探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6 刘中发;刘松;;论刑事诉讼法修改与检察执法理念的发展[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7 刘彤;;实践过程中的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的当代景观[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沙小妹;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3 田亚婕;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班主任专业素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晓博;社会学知识客观性的实现途径—布迪预先构建与参与性能象化的重新解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锋;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明菊;论教师的教学自主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晶;师生主体间性视阈下的中学德育课教学过程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文妹;终身道德学习理念及其教育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娟;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志勇;小学教师日常生活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旭东;;从知识的教育学到实践的教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2 刘旭东;;“无立场”的教育认识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刘旭东;吴银银;;超越理性主义:实践的教育理论的发展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万力维;学科:原指、延指、隐指[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2期
5 刘晓力;交互隐喻与涉身哲学——认知科学新进路的哲学基础[J];哲学研究;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文浩;;从国外教学理论的发展看我国教学理论研究指导思想的变革[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徐继存;赵昌本;;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及其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04期
3 徐继存;试论教学理论应用[J];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4 张东晨;对现代化教学中加强教学理论学习的思考[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王鉴;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20年:从定位到联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6 徐继存,李定仁;我国教学理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8期
7 徐学福,宋乃庆;20世纪探究教学理论的发展及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李长吉;达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间的默契──评《教学论导论》[J];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12期
9 杨亚群,傅新民,柳小年;教学理论转化与管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2年10期
10 徐继存;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应用限制性的方法论考察[J];河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元训;;皮亚杰教学理论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希希;;论活动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映学;;教学理论与教案设计探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廖尕;;教学理论的革新对探究式音乐教学的几点启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李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李乾明;教学理论要讲中国气派[N];光明日报;2014年
2 冯财年;教学理论框架探究[N];伊犁日报(汉);2009年
3 高翔;行走在尝试路上的开拓者[N];中国教师报;2010年
4 高艳;让低年级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N];黔西南日报;2008年
5 吉林省梨树县刘家馆镇中心小学校 张甲文;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之我见[N];学知报;2010年
6 姚哥庄小学 兰霞;如何控制学生的注意力[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路书红;教学理论建设的方法论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丽;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罗儒国;教学理论应用的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殿森;探寻教学理论原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令永;求索与萌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薛国凤;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5 韦正;问题教学理论中“解决问题”环节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芦琨;“结构—定向”教学理论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懿;交往教学理论在中职应用文教学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蔡寅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中国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9 董佩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取向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93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9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