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中国比较教育学的第三次学科转型探析

发布时间:2018-05-21 03:44

  本文选题:中华民族复兴 + 中国比较教育 ; 参考:《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09期


【摘要】:比较教育核心作用是通过比较研究来推进本国教育创新。中国比较教育起于鸦片战争介绍国外教育启蒙国民,20世纪初以癸卯学制及庄泽宣的《各国教育比较论》为标志,开始建构移植性创新的学科体系,重视引进国外教育,为第一次学科转型。自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是中国比较教育推进改良性创新的学科体系的第二次转型,重视结合国家发展学习外域教育经验。走向21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科面临第三次学科转型,倡导服务中国现代化中创建新的时代教育体系,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是学科发展的时代重点。
[Abstract]:The core rol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national educational innovation through comparative research. China's Comparative Education began during the Opium Wa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Enlightenment Nationals of Foreign Education, marked by Guimao's school system and Zhuang Zexuan's "Comparative Theory of Education in various countries", began to construct a transplanted and innovative discipline system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education. For the first disciplin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new China to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t is the seco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Chinese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 the discipline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China is facing the third discipline transformation. It advocates to create a new educational system in serv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devote itself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is also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当代比较教育学》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5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3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张晓丽;;论晚清西学书目与近代科技传播[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董丛林;吴汝纶医药观的文化表现及成因简论[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8 张登德;;《富国策》著译者考释[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9 胡文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徐文军;吕军利;;刍议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德;;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镇眼镜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9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U,

本文编号:1917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917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4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