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家校冲突与冲突管理的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3 19:08

  本文选题:家校协作 + 家校关系 ; 参考:《教育学报》2015年03期


【摘要】:近年关于家校关系的研究明显增加,家校协作被视为提升教学与管理效能的不二法门,然而双方对彼此角色与决策认知却有所不同,形成潜在的冲突源头。对此,学界仍少有文献探讨。为填补此缺口,通过邀请香港地区13名小学教师接受半结构访谈,以了解他们对冲突的概念、家校分歧之了解、及其相关处理策略。研究发现年资浅的教师较关注其负面影响,视之为阻碍,亦更重视教师专业角色;资深教师则正向定义冲突,视家长为意见提供者与监察者,并更愿意向其问责;家校冲突的范畴较少涉及教与学,而多见于双方对彼此角色期望及处事公平存在争议;处理手法方面,如冲突涉及教学、违规与权责等,教师倾向以竞争手法坚持立场;如涉及课室管理与学生关顾等则倾向以顺应形式处理。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has increased obviously. Th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s regarded as the only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However, the cognition of roles and decision-making between the two sides is different, forming a potential source of conflict. To this, the academic circle still few literature discuss. To fill this gap, 13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from Hong Kong were invited to giv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conflict,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ces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and related strategies. The study found that junior teacher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ir negative effects, see them as obstacle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professional roles. Senior teachers are more likely to conflict with their definitions, regard parents as opinion providers and monitors, and are more willing to hold them accountable; The scope of home-school conflict is less involved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it is often seen that there are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n the expectation of each other's role and fairness in handling the conflict, such as conflict involving teaching, violation of rules,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etc., teachers tend to insist on their position by means of competition. For exampl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student care tend to be dealt with in the form of adaptation.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闫施宇;;加大班型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及有效策略的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卢兰凤;;开放教育师生对优秀教师评价标准的实证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3 杨启光;;美国学校教育变革中家庭参与的多维转向[J];当代青年研究;2013年06期

4 周靖毅;王牧华;;学校内涵发展的嬗变与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06期

5 张晋;;新加坡幼儿园课程设置及其发展趋势[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萨义德·艾哈迈德(Saeed Ahmad);巴基斯坦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交际法的效果与困难[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路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帆;家校信任与家校合作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况莹;独立学院英语听说课堂中的文化习得策略实证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4 吴紫娟;评估EAPToolkit软件对中国留学生的适用性[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5 杨丽萍;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师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周靖毅;以校长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周杰;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中的文化教学策略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8 李妍;基于输出假说理论的交际教学法在医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渊洋;冲突管理:建立积极型冲突组织[J];人才开发;2005年09期

2 刘俊波;;冲突管理理论初探[J];国际论坛;2007年01期

3 马新建;;冲突管理:一般理论命题的理性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王晶晶;张浩;;冲突管理策略理论述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10期

5 梁力东;;冲突管理研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4期

6 董凌波;;学校冲突管理及其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2期

7 韦长伟;;中西方冲突管理的应急式与常规化[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8 陈汉忠;;良好的会议冲突管理刍议[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年05期

9 李翼廷;;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冲突管理策略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冲突管理[J];探索;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泽梅;陈维政;;权变冲突管理策略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廖乡城;;护理部在护理冲突管理中的引导协调作用[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3 韩兆柱;;公共领导发展与公共冲突管理的双向互动分析[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曾炜;;冲突、秩序、和谐——中国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冲突管理研究路径的探索[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彭清;陆力;龚艺腾;;跨国项目冲突管理中的数量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凡;企业如何加强冲突管理[N];经理日报;2007年

2 孔祥文;冲突管理与班子建设[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3 吴凡;企业如何加强有益的冲突管理[N];经理日报;2007年

4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兼印度财政部首席经济顾问 拉格拉迈·拉詹;冲突管理与经济增长[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5 湖北煤炭地质局政工部主任 龙元清;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命题——冲突管理[N];中煤地质报;2008年

6 金错刀;阻击“非典”与冲突管理[N];财经时报;2003年

7 张京宏 沈宗南;文化移植中的冲突管理[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8 金蝉;包装印刷企业团队冲突管理5大策略[N];中国包装报;2013年

9 记者 刘湍康;刘必荣黄河讲坛传授谈判谋略及冲突管理艺术[N];黄河报;2010年

10 黄铁鹰;我的“泥腿子”管理经验[N];企业家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新;企业组织冲突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余鹏;情绪对冲突管理策略选择及谈判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赵可;群体内冲突及冲突管理研究:方法和实证[D];中南大学;2010年

4 马兆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冲突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陈娟;企业跨文化冲突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汛l,

本文编号:2015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015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0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