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教育意图
[Abstract]:There seems to be some contradiction and tension between Rousseau's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and the Theory of Love. Emphasis on "Nature Education". However, according to Rousseau's own educational intention, the two are actually consistent. Rousseau's "social contract theory" is the negation of "natural state" on the surface, in fact, it is the imitation of "natural state": to establish civil society in the way of "Tao and nature". Moreover, Rousseau emphasizes on the education of ordinary citizens (mass education) in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 Emile > is not the opposite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but the education of legislators of civil society (elite education). Because legislators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society than ordinary citizens, Emil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ocial contrac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叙事的行动研究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13JJD880016)
【分类号】:G40-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小枫;;《爱弥儿》如何“论教育”——或卢梭如何论教育“想象的学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恩来;;卡西尔对文化悲观论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陈军;;精神图语的现代方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于淼;;对高科技异化的审视[J];才智;2010年23期
4 关晶;;启蒙时期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印第安人形象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5 孙京江;;我国高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J];沧桑;2011年01期
6 许思友;;质疑现代文明,提倡回归自然——论沈从文与卢梭文学理想的浪漫主义特质[J];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温沁;;“回归自然”和浪漫主义——从卢梭到华兹华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徐小芳;李虹;;公民伦理的传统及其两种话语之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9 杨海明;;论卢梭人性视域下的人学思想[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汪婷;;理性在左感性在右——从《论科学与艺术》看卢梭的美学思想[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苏宇;;对隐私权保护的深层反思——重新认识保密与公开的价值权衡[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吕国忱;;科技和道德关系的现代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6 李正周;;穿在身上的一本“书”——云南文山苗族自治州苗族服饰的文化功能[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7 严建强;;“中国热”的法国特征及其解释[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8 宣宏宇;;限定性之魅:向死而生的科学与艺术[A];2014年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主题:“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服务社会”论文集[C];2014年
9 袁梅;;否定文明,崇尚自然:卢梭与老庄自然观的契合[A];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2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3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竞晗;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敬巍;重塑内在与外在两个世界[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管小其;启蒙的后现代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郭晶;“主体性”观念的现代合理性[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娜;批判与追寻[D];吉林大学;2012年
10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谷立平;论互联网“人肉搜索”的社会责任缺失[D];湘潭大学;2010年
3 苏虹;科技异化问题及其意义的重新审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于涛;徐志摩散文的浪漫主义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淼;SST视域下的技术异化问题[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田增辉;卢梭平等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崇玲;论勒克莱齐奥创作中的生态思想[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博;公意帝国[D];西南大学;2011年
9 丁行彦;从人本层面看科技异化问题[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正周;大理白族图案视觉语义的解读与运用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琪;梁安庆;;《爱弥儿》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2 袁鑫鑫;;论《爱弥儿》中的“消极教育”思想[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刘小枫;;《爱弥儿》如何“论教育”——或卢梭如何论教育“想象的学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1期
4 戴晓光;;《爱弥儿》与卢梭的自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1期
5 崔园园;;《爱弥儿》中德智体教育的心理学理论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3期
6 李文奎;;卢梭《爱弥儿》[J];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7 杜寒风;《爱弥儿》中的美学思想[J];社会科学家;1991年03期
8 呼美琳;;还《爱弥儿》一个本源——教育为优异者灵魂立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9 万晓飞;;体味卢梭自然教育中的“无为”——读《爱弥儿》有感[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年02期
10 朱有明;;书名的故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甘鹏;谢能重;;《爱弥儿》与素质教育[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徐红颖;张红梅;;评析《爱弥儿》中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3 宗先鸿;;《爱弥儿》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李贤智;杨汉麟;;浅析卢梭《爱弥儿》中的教师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吴宗泉;;卢梭的教师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许秀媛;不妨读读《爱弥儿》[N];江苏教育报;2014年
2 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 成尚荣;教材,不该把深沉的东西过滤掉[N];中国教师报;2014年
3 常生龙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让孩子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N];中国教师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琼;卢梭《爱弥儿》教师角色观[D];中南大学;2009年
2 孟珍珍;卢梭学前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24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22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