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翻转课堂”的学习满意度——高校课程教学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7 07:46
【摘要】:本研究在高校课程教学中进行了翻转课堂的行动研究,研究分三个阶段,即需求分析与计划阶段、行动实施与调整阶段、评价与反思阶段。研究通过前期的需求分析,结合翻转课堂的特征对课程计划进行设计和实施。在描述了"组织行为学"课程的背景和过程后,本研究以双因素理论为框架,对此次翻转课堂的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进行调研,从而为课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提供指导。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共收集了109个思想单元,并将其归纳为18类满意因素和13类不满意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内容分析和深度解释。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对个性化辅导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关注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Abstract]:The research includes three stages: demand analysis and planning stage, action implementation and adjustment stage,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stage. The study designs and implements the curriculum pla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and needs analysis in the early stage. After describing the 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ory factor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wo-factor theory, thus providing guidance for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 open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109 thought unit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18 categories of satisfactory factors and 13 categories of unsatisfactory factors, and then the contents of these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in depth. Flipping classroom requires teachers to devote more time and energy to individualized tutor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sense of self-worth.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2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3 于文浩;;混合学习的新视野:构建组织的学习与绩效体系[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1期

4 徐妲;钟绍春;马相春;;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文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章敏;;大学生高学习焦虑的成因分析及调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段金惠;董广钧;;分层教学: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范婷;;高师古筝集体课的教学实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5 尹宁宁;;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王小康;;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李晓平;郭静恒;李秀杰;;浅析影响学生运用英语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庄香香;;新课程背景下聋校语文课堂学习起点刍议[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9 江宇;;从心理学视角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目标的价值定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张萍萍;;“变式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艺术应用[J];北京教育(普教);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婷;;在知识产权教育活动中激发青少年创新内驱力的实践和思考[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2 施晓芸;唐征宇;;上海市专家型体育教师成就目标和人格特征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令宝;许树海;;果敢心理训练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金玉芳;;利用田园活动提高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5 崔聪;杨铃;魏松杰;;基于安卓移动技术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实践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郭佳;高东怀;宁玉文;;翻转课堂设计与应用探析——以西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技术学》课程为例[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顾珍珍;;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策略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8 孟少华;;重新认识体育教学中的技能观[A];《体育科研》2002年第1期(总第85期)[C];2002年

9 周玉伟;石军丽;;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对增强学生体质有效性的探究[A];《西部体育研究》2012年第2期(总第126期)[C];2012年

10 陈俊锦;林晓仪;;用“情境”来触动学生——浅谈情景教学法在技校网络相关课程上的应用[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银心;马来西亚国民中学初中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闫龙;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钟永江;中学物理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谢同祥;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及其知识咨询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久美;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明颖;美国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尚朝;中小学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平台分析及框架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陆倩;初三语文读写复习中的“引导自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杨欢;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6 殷蔚宇;大陆苏教版高中化学与台湾地区全华版高中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艳;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古鸿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建国;中学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黄立宇;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段落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强;;基于e-portfolio高校实践性课程评价模式的重构[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3期

2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5 卢强;;课程学习活动设计重审:活动理论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6 桑新民;;探索中国远程教育的强国之道——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7 梁林梅;;工作场所的学习和绩效:技术的影响与变革——访著名绩效咨询专家艾莉森·罗塞特博士[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8 桑新民;谢阳斌;;21世纪:学习向何处去——绿色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9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年05期

10 汪诗林,吴泉源;开展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和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洁;;教师的教学行动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5期

2 陈林;;做课题:语文教学行动研究的更高平台[J];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04期

3 谢莉莉;谈谈教学行动研究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王瀛鸿;教学行动研究与英语写作[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吴晓春;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S1期

6 刘晓丽;教学行动研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刘列斌;;教学行动研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陈永国;贺晓梅;;教学行动研究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宋秀云;;浅谈教师教学行动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施宝林;;教学行动研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样样;“小学识字教学行动研究”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宏;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阅读教学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佘艳;大学英语课堂口语错误的教学行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4 杨丽珍;教学行动研究在任务型教学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75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275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7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