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传教士与福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嬗变
[Abstract]:Many western missionaries in modern times set up kindergartens in China and introduced the syste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s the first open area in the modern times, Fujian is the first to start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to develop the pre-school teacher training, and to set up the first two independent and naive normal school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he school-running mechanism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 provide a sample for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pattern of the pre-school teachers in Fujia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plays a foundation and a promotion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chool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
【基金】: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晚清民国福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嬗变及其启示”(项目编号:JA12421S)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淑 ,寇崇玲;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J];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孙立平;;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徐国利;胡适论西方在华教会教育[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2 张珍珍;;教会学校与安徽教育近代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张珍珍;朱镜人;;教育交流对安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王彩霞;;近代中国教会学校的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5 金阿宁;王海胜;;近代中国私塾改良动因论析[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6 毛立红;;志愿服务协调机制创新——模式选择与机制优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王显超;牟英俊;;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医学及医学教育的发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屈军;;清末学前教育师资情况简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9 李春燕;杨天怡;;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演变历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梁娜;;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缘起与发展[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平;;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尹俊虎;;西方教育文化对近代北京教会中学的影响——以北平私立南堂中学为例[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旭峰;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言法;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7 孙志丽;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士伟;近代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方家峰;中国近代高等工业教育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11年
10 李占峰;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渠;加快师资培养方式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02期
2 段晓明;当代美国师资培养理论的取向与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3 刘振亚,余波,夏克坚,刘礼书,刘秀娟;中小学科学课师资培养初探[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10期
4 谢钢;;职业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年03期
5 郑大明;高校体育师资培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张耀奇;;期待有魅力的教师——理想中的新师资培养模式[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7 周晏;;多元化少数民族师资培养模式探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王博;马康原;;创新高校师资培养 有效提高培训效果[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年03期
9 李淑娥;戴汉良;;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养与培训实施方案探索[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王丹;;独立学院“双师型”师资培养方案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静平;李涛;高音;王岩;;医学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王虎;游梦;刘媛媛;郑广宁;;浅谈关于口腔影像诊断学的师资培养问题[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杜可军;陈景元;骆文静;;教研室强化师资培养的思考与实践[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海 记者 金姝;创新师资培养模式[N];吉林日报;2012年
2 李茂 编译;合格教师是怎样炼成的[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记者 李文亭;加强师资培养 推进教育发展[N];江西日报;2010年
4 李卫光 范先超;黄冈职院师资培养结硕果[N];黄冈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霞;加强师资培养方能止住“择校风”[N];云南政协报;2012年
6 记者 禹志明;我国师资培养层次得到提高[N];光明日报;2002年
7 记者 任丽梅;农村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明年正式启动[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记者 周元;我省首次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N];海南日报;2009年
9 顾定倩;我国特教师资培养遭遇教育体制改革冲击[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沈健;着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楠;美国高校师资培养的新动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谢歆;上海与台北地区生物师资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牛红玲;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及培训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王凯;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芦婷婷;基于实践—反思取向的国内翻译师资培养模式探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李鹏;广西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7 何建;“双师型”师资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马旋;德国音乐师资培养模式对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发展的启迪[D];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9 赵宵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飙;民国时期义务教育师资培养与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0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44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