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数字化时代的课程发展悖论的审视

发布时间:2019-05-24 10:39
【摘要】:数字化时代,为课程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动力。然而,数字化时代课程的发展又面临诸多悖论,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上课程信息获取的广度和速度的实现与学生思维能力弱化、课程权力上形式上的权力分散与新的课程权力集中、数字课程语言的丰富与传统课程语言不断消解、课程教学上教学技术的人性诉求与技术对教学的异化、课程环境上虚拟空间对人的交往空间的开拓与导致人交往本性的偏离等。
[Abstract]:In the digital age, it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and motive force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in the digital age is faced with many paradoxes, which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readth and speed of curriculu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the weakening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formal power in curriculum powe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ew curriculum power, the enrichment of digital curriculum language and the continuous digestion of traditional curriculum language, the human nature demand of teaching technology and the alienation of teaching technology in curriculum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space to human communication space in curriculum environment leads to the deviation of human communication natur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怡;数字化时代的认识论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2 辛继湘;;当教学进入技术时代:局限与超越[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9期

3 陈志良,高鸿;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悖论之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赵磊;;技术对人性的叛离及其人性化解救[J];齐鲁学刊;2010年06期

5 唐圣平;媒介与人: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媒介?[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03期

6 齐鹏;人的感性解放与精神发展[J];哲学研究;2004年04期

7 王洪席;;课程研究亟待关注的课题:课程语言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静波;;论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J];才智;2012年08期

2 刘友山;;虚拟条件下主体性六大悖论[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李益;马跃;夏光富;;数字媒介特征与变革趋势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韩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赵秋棉;李琳;;多媒体教学对高校人文学科教学方法的影响——以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为例[J];大众文艺;2010年08期

6 黄河;朱德琼;;虚拟社会中的主体异化及应对措施[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谢俊;;人学对自我虚拟人性之探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8 季云;;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赵昆;;是与应当——关于科技行为评价的反思[J];东岳论丛;2012年11期

10 谢俊;;人学对自我虚拟人性之探微[J];桂海论丛;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3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欢春;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长虎;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6 刘芸;基于经济视角的国际数字鸿沟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8 张国钧;“乌托邦”还是“科学”[D];吉林大学;2007年

9 胡小安;虚拟技术若干哲学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10 谢秀华;工业社会休闲异化批判[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琼;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艺铭;虚拟实践观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创新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马丹;论马克思“终极关怀”思想的实践论转向[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旭;从思维的同一性到实践的统一性[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永福;论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逻辑[D];辽宁大学;2011年

6 钱言玉;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区域配置差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张婷;网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服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亮;以信息化手段促进高等院校管理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牛童;皮埃尔·列维的虚拟哲学思想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杨宓;数字划时代的电视媒介个性化传播[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庆燕;;“科技理性”的伦理困惑与科技决策的价值选择[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2 王婷;;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探析[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3 申小龙;维柯:人类语言文化视界的开启者——论维柯的符号学—文化语言学思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4 杨明全;行动研究与课程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 蒋茵;探析基础教育中教师的话语权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6 张茂聪;王培峰;;网络危机的文化拯救[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7 佐藤学,钟启泉;课程的语言与实践[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5期

8 张灵芝;;高等教育语言流变:现象、本质与规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万长松,陈凡;H.A.别尔嘉耶夫技术哲学思想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4期

10 敬礼;科学危机、技术危机与生活世界危机——兼评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学说[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齐桂红;;数字化时代教师的角色[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年01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2484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484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1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