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8:07

  本文关键词: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同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H学校必须加快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建设,才能赢得先机。H学校进行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建设是一种微观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一支结构优良,专业技术素质过硬的人力资源队伍,为H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学校既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资源基础和保障。如何解决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1)人力资源配置不完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缺乏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力资源的竞争机制不能充分发挥,需逐步改进和完善;(3)人才的培养结构不合理,继续教育不够重视,高学历层次比重较低;(4)学校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体系不完善,根据专业要求,能够参加的培训机构较少;(5)学校专业技术职称比例不合理。通过与专家进行访谈,以及对150份调查问卷(一)见附录一,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适合用于对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尔后又将此评价指标体系对H学校进行实证应用研究,对160份调查问卷(二)见附录二,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应用评价指标,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基本情况良好,但仍然具有提升的空间。根据评价所反应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室等教学硬件建设。
【关键词】:人力资源 生态环境 评价指标 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7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技术路线14-16
  • 1.3.1 研究的内容14
  • 1.3.2 研究的方法14-15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15-16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16-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16-18
  • 2.1.1 生态环境16
  • 2.1.2 生态环境评价16-17
  • 2.1.3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17-18
  • 2.1.4 微观人力资源生态系统18
  • 2.2 相关理论陈述18-22
  • 2.2.1 生态学理论19
  • 2.2.2 生态环境理论19
  • 2.2.3 人力资源生态位理论19-20
  • 2.2.4 人才生态链理论20-22
  • 第3章 H学校人力资源现状及生态环境建设评价指标选取22-38
  • 3.1 H学校基本情况22
  • 3.2 H学校人力资源现状22-24
  • 3.2.1 教职工年龄及性别状况22-23
  • 3.2.2 教职工学历层次状况23
  • 3.2.3 教职工专业技术职称状况23-24
  • 3.3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选取24-38
  • 3.3.1 一级指标选取24-25
  • 3.3.2 二级指标选取25-36
  • 3.3.3 因子分类及重命名36-38
  • 第4章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应用及分析38-46
  • 4.1 应用样本38-39
  • 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39-44
  • 4.3 应用结果44
  • 4.4 存在的问题44-46
  • 第5章 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建设举措46-52
  • 5.1 建设思路46
  • 5.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46-49
  • 5.2.1“双师型”教师的培养46
  • 5.2.2 中青年及骨干教师的培养46-47
  • 5.2.3 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47-48
  • 5.2.4 加强人才继续教育48
  • 5.2.5 专业技术职称评聘48-49
  • 5.2.6 人才交流培训49
  • 5.3 校园文化建设49
  • 5.4 专业建设49-50
  • 5.5 实验室及实训场地建设50
  • 5.6 加强人才机制建设50-52
  • 5.6.1 人才引进机制50-51
  • 5.6.2 人才激励机制51-52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52-54
  • 6.1 结论52
  • 6.2 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一 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调查问卷(一)58-59
  • 附录二 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调查问卷(二)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涟涟;德育在开发人力资源中的价值与应用[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魏奋子,彭宝珍;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3 金荣波,邢德琪;浅谈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大庆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4 李勇;现代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张成林;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理论界;2001年05期

6 李明英;试论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易丹;人力资源培养对策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周婧;人力资源权益会计[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许惠雅;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徐洪非,沈玉志,徐相昆;关于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第一资产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利芬;黄漫容;叶新梅;劳雪英;张振路;;新形势下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孙静;钱皎月;;人力资源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巧荣;杨生宏;;煤炭企业如何搞好人力资源的管理[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宋录生;田秋生;余远生;;关于开发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焕玲;;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6 黎健;;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发展,确保企业稳定[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许庆林;;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萧鸣政;步星辉;肖志康;;政府、企业、学界三方互动共商人力资源事业大计——港澳台大陆人才高峰论坛暨2008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综述(代序)[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睿娟;李俊亭;;关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思考[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曹虹茹;华雅雁;;战略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童玉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若干政策建议[N];中国人口报;2007年

2 全国人才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事厅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主任 朱从明;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N];中国人事报;2007年

3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高书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教育的重要使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江迪;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旷乾;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N];广西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宗国邋潘涓 记者 张红艳;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N];菏泽日报;2008年

7 贵州华能焦化制气股份有限公司 熊家勤邋 ;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晨光;体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意志[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特约记者 刘利臻 王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揭牌[N];中国人事报;2009年

10 记者 郑勇;冀京搭建人力资源交流平台[N];工人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铮;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许亚宁;互联网平台型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聂会平;人力资源柔性及其对组织绩效的作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沈伟;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陈琪;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田志锋;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评价与提升:组织绩效杠杆模型的视角[D];同济大学;2006年

8 吴南;北京传统工艺产业人力资源发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梁顺霞;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测评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曲克敏;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天舒;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王伟;我国人力资源派遣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丁乐;海关人力资源环境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赵淑丹;我国人力资源派遣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陈亚;天津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6 韩科;K公司研发人员流失应对策略[D];东华大学;2015年

7 廉研莉;济源市旅游业人力资源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张秀新;东营区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刘小华;MT公司招聘体系优化与实践报告[D];重庆大学;2015年

10 温雪清;农村开发式助老扶贫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H学校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60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e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