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21:06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的影响进行研究,为以后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恋爱的相关研究和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适合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爱情观量表简式中文修订版(LAS-R)、恋爱主观感受量表(RPUS),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对爱情观及恋爱主观感受的影响。在大连市三所高校中随机选取一年级与三年级的913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测量,对筛选后的有效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对爱情观及恋爱主观感受的影响。结果:1.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总体及各因素均分处于较高水平(M=5.02,SD=0.707),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源较丰富。在积极心理资本总体上,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046,p0.05);在积极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感维度,不同性别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544,p0.05),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3.131,p0.01),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3.106,p0.01),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3.324,p0.01),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同看法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6.653,p0.01);在希望维度,不同性别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768,p0.01),异地恋与非异地恋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324,p0.05),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同看法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6.756,p0.01)。各组被试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乐观与韧性维度得分无显著差异。2.大学生的爱情观较多为理智型,较少为游戏型(M=3.64,SD=0.69;M=2.86,SD=0.69)。在爱情观的激情型维度,不同性别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6.303,p0.001),谈过恋爱的大学生与未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143,p0.05),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同看法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5.443,p0.01);在爱情观的游戏型维度,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4.473,p0.001),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同看法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5.246,p0.01);在爱情观的朋友型维度,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327,p0.05),谈过恋爱与未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453,p0.05),异地恋与非异地恋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842,p0.01);在爱情观的理智型维度,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4.639,p0.001),谈过恋爱的大学生与未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403,p0.05),异地恋与非异地恋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102,p0.05),来自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f=3.549,p0.05);在爱情观的依恋型维度,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同看法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4.354,p0.05);在爱情观的助人型维度,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10.378,p0.001)。3.大学生的恋爱质量总体来说比较好(m=4.88,sd=0.74),大学生在恋爱关系中体会到较高的成长性、满意感和对等性与较少的冲突感(m=5.28,sd=1.07;m=5.34,sd=1.14;m=5.19,sd=1.13;m=3.01,sd=1.34)。在恋爱主观感受总量表中,是否当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260,p0.05),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同看法的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f=3.380,p0.05);在恋爱关系成长性维度,是否当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得分有显著差异(t=2.440,p0.05);在恋爱关系的冲突感维度,不同性别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312,p0.05);在恋爱关系的对等性维度,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1.978,p0.05)。4.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总体与恋爱主观感受总量表、成长性、满意感、对等性维度成显著正相关(r=0.414;r=0.430;r=0.424;r=0.371p0.01),与冲突感维度成显著负相关(r=-0.308p0.01);恋爱主观感受总量表与爱情观量表除游戏维度外的5个维度均成显著正相关,分别是:激情型、朋友型、理智型、依恋型、助人型(r=0.575;r=0.337;r=0.284;r=0.189;r=0.335p0.01);5.积极心理资本中的希望与乐观,爱情观量表的激情、依恋、朋友维度对恋爱主观感受存在正向预测作用;性别、积极心理资本希望、乐观维度,爱情观激情型、朋友型维度对恋爱主观感受成长性存在正向预测作用,游戏型爱情观对成长性维度存在反向预测作用;积极心理资本总体与希望,爱情观中激情、助人以及依恋维度对恋爱主观感受满意感存在正向预测作用,游戏型爱情观则对恋爱满意感有反向预测作用;爱情观的游戏与依恋维度对恋爱主观感受冲突感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希望、韧性、爱情观激情型、性别对冲突感存在反向预测作用;积极心理资本总体、激情、朋友、理智及依恋型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对等性存在正向预测作用,韧性、游戏爱情观对对等性维度存在反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对恋爱主观感受有显著影响,积极心理资本希望、乐观维度对恋爱质量具有促进作用。大学生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具有显著影响,激情型、依恋型、朋友型爱情观对恋爱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资本 爱情观 恋爱主观感受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9-12
  • 英文摘要12-15
  • 前言15-17
  • 材料和方法17-19
  • 1. 研究对象17
  • 2. 研究工具17-18
  • 2.1 自编基本信息问卷17
  • 2.2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17
  • 2.3 爱情观量表中文修订版(LAS- R)17-18
  • 2.4 恋爱主观感受量(RPUS)18
  • 3. 研究程序18-19
  • 3.1 问卷调查与回收18
  • 3.2 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18-19
  • 结果19-37
  • 1.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基本状况分析19-23
  • 1.1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总体及各因素水平分析19
  • 1.2 不同性别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比较19-20
  • 1.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比较20
  • 1.4 是否独生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比较20-21
  • 1.5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比较21
  • 1.6 是否谈过恋爱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比较21-22
  • 1.7 是否异地恋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比较22
  • 1.8 家庭结构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22-23
  • 1.9 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同看法的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比较23
  • 2. 大学生爱情观基本状况分析23-28
  • 2.1 大学生爱情观总体状况分析23-24
  • 2.2 不同性别大学生爱情观比较24
  • 2.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爱情观比较24-25
  • 2.4 是否独生大学生爱情观比较25
  • 2.5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爱情观比较25-26
  • 2.6 是否谈过恋爱大学生爱情观比较26
  • 2.7 是否异地恋大学生爱情观比较26-27
  • 2.8 家庭结构对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27
  • 2.9 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同看法的大学生爱情观比较27-28
  • 3. 谈过恋爱的大学生恋爱主观感受基本状况分析28-32
  • 3.1 大学生恋爱主观感受基本状况分析28-29
  • 3.2 不同性别大学生恋爱主观感受比较29
  • 3.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恋爱主观感受比较29
  • 3.4 是否独生大学生恋爱主观感受比较29-30
  • 3.5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学生恋爱主观感受比较30
  • 3.6 是否异地恋大学生恋爱主观感受比较30-31
  • 3.7 家庭结构对大学生恋爱主观感受的影响31
  • 3.8 对婚前性行为持不同看法的大学生恋爱主观感受比较31-32
  • 4.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爱情观及恋爱主观感受的相关分析32-37
  • 4.1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各维度相关分析32-33
  • 4.2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爱情观及恋爱主观感受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33-37
  • 4.2.1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总量表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33-34
  • 4.2.2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成长性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34-35
  • 4.2.3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满意感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35
  • 4.2.4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冲突感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35-36
  • 4.2.5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对等性的逐步多元回归36-37
  • 讨论37-42
  • 1. 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基本状况分析37-38
  • 2. 大学生爱情观基本状况分析38-39
  • 3. 大学生恋爱主观感受基本状况分析39-40
  • 4. 大学生心理资本及爱情观对恋爱主观感受的影响40-41
  • 5.大学生恋爱相关问题教育建议41-42
  • 6.本研究的创新与局限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6
  • 综述46-62
  • 参考文献56-62
  • 附录62-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雁飞;朱瑜;;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05期

2 叶柱轩;;心理资本研究进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7期

3 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心理学报;2009年09期

4 靳婧;;心理资本研究新进展述评[J];江苏商论;2010年01期

5 杨健;蓝海林;;心理资本理论及其研究新进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6 靳宇倡;秦启文;;心理资本的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05期

7 曹杏田;励骅;;当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定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1期

8 张焱;张伶俐;;对心理资本的研究综述[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3期

9 陈永进;周研茹;;心理资本研究的元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何威风;张兆国;杨怡;;国外心理资本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艳;井维华;;员工金钱心理与心理资本、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赵西萍;孔芳;;心理资本理论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展望[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惠青山;凌文辁;;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童佳瑾;王垒;;性别与创新: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牧衡;林子铭;;信息工作人员之心理资本与工作满意及生活满意之关系[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饶丛权;曹蓉;;心理资本对任务难度选择和绩效影响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黄雅凌;徐富明;王伟;黄宝珍;马向阳;;教师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孙健敏;张哲铨;;心理资本、心理集体主义与个体创新行为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祝丽怜;陈志霞;;工作要求-资源和心理资本对工作沉浸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白丽英;胡鹭凌;郑小龙;;海归人员心理资本调查报告[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家进;心理资本渐成职场竞争力[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2 北京盛心阳光咨询有限公司心理咨询师 张捷;提升心理资本 增强员工幸福感[N];中国石油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王建一;心理资本——企业竞争力的新核心[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4 陆路;关注心理资本对个人成长和绩效的影响[N];国际商报;2008年

5 张一君;物质时代,投资员工的心理资本[N];中国经营报;2008年

6 记者 王丹 李阳和;提升心理资本成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N];健康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欧燕燕 通讯员 梁建美;注入心灵动力 提升心理资本[N];人民邮电;2013年

8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顾问 张建新;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N];组织人事报;2008年

9 樊培军;经营人心[N];中国邮政报;2012年

10 陶映荃 郭鑫;心理资本帮助员工储蓄积极心态[N];工人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青山;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唐辉;基于心理资本中介效应的组织支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高英;心理资本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魏荣;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江洪;心理资本干预下的人力资源绩效提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田喜洲;心理资本及其对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赵璐;跨国管理者的全球心智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侯二秀;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徐骁;基于心理资本中介效应的SHRMS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及其特征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2 谌e,

本文编号:267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67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9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