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信息技术在初中“图形的变化”教学应用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12:05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在初中“图形的变化”教学应用中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被其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我们的思维、学习方式也慢慢随之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教学的方式已不能满足我们越来越高效的学习需求。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各国纷纷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几何学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是用来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以及认识客观世界的。任何学科都起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践,几何学也不例外。它是人类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总结,也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空间的直接反映。而且它也被用来指导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能够更好地进行。就目前学校所讲授的几何知识而言,它是人类几千年来宝贵经验的升华,是高度抽象了的知识概括。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令学生理解其实质。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冲击,也给教育改革带来了希望。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在初中几何教学“图形的变化”这部分知识中具体应用的研究。“图形的变化”这部分知识不仅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也是几何学由“静”变“动”的基础。它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对于促进整个几何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举足轻重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还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增进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逐步实现教学方式的最优化。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综述了以范·希尔几何思维的五个水平和视听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理论,梳理了“图形的变化”概念和知识结构,阐述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信息化的认知工具。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信息技术在初中几何“图形的变化”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总结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归因,提出了初中阶段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几何能力的几点建议。第四章,对信息技术在初中“图形的变化”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几何 图形的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6;G43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6
  • 1.1.1 新一轮课程改革11-12
  • 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12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1.4 问题的提出15-16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1.2.1 研究目的16
  • 1.2.2 研究意义16-17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7-19
  • 1.3.1 研究方法17-18
  • 1.3.2 创新之处18-19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19-27
  • 2.1 教学理论基础19-21
  • 2.1.1 范·希尔几何思维的五个水平19-20
  • 2.1.2 视听教学理论20-21
  • 2.2 “图形的变化”理论基础21-24
  • 2.2.1 “图形的变化”概念21-23
  • 2.2.2 “图形的变化”知识结构23-24
  • 2.3 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24-27
  • 2.3.1 信息技术的概念24-25
  • 2.3.2 信息化的认知工具25-27
  • 第三章 信息技术在“图形的变化”教学中应用的调查与分析27-43
  • 3.1 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调查27-30
  • 3.1.1 调查对象27-28
  • 3.1.2 调查内容28-29
  • 3.1.3 调查问卷的质量分析29
  • 3.1.4 调查问卷的实施29-30
  • 3.2 信息技术应用调查的结果及分析30-41
  • 3.2.1 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调查及分析30-34
  • 3.2.2 师生对“图形的变化”教学理解的调查及分析34-36
  • 3.2.3 师生在“图形的变化”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具体情况的调查及分析36-39
  • 3.2.4 学生测试卷的结果及分析39-40
  • 3.2.5 调查的结果总结40-41
  • 3.3 初中阶段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几何能力的几点建议41-43
  • 3.3.1 运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对学生几何观察能力的培养41
  • 3.3.2 运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对学生几何探索能力的培养41
  • 3.3.3 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性,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41-42
  • 3.3.4 运用信息技术的网络性,对学生独立获取几何知识能力的培养42-43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在初中“图形的变化”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以《图形的旋转》为例43-54
  • 4.1 课前分析43-45
  • 4.1.1 教学内容分析43
  • 4.1.2 学习者特征分析43
  • 4.1.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43-44
  • 4.1.4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44
  • 4.1.5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44-45
  • 4.2 教学过程45-50
  • 4.3 教学流程50-52
  • 4.4 课后反思与自我评价52-54
  •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54-55
  • 5.1 研究结论54
  • 5.2 研究思考54-55
  • 参考文献55-57
  • 附录1 信息技术在初中几何“图形的变化”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教师问卷)57-59
  • 附录2 初中几何“图形的变化”测试卷59-61
  • 附录3 信息技术在初中几何“图形的变化”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学生问卷)61-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凡哲;崔英梅;;平移、旋转课程内容的中韩对比[J];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数学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在初中“图形的变化”教学应用中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70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5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