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体验的教育信息可视化优化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21:42
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科学的不断进步推动着在线教育的迅速发展,伴随着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可视化系统,在教育平台和用户之间构建有效的沟通桥梁,创造更为高效的在线教育学习环境,是新媒体环境下教育信息可视化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用户体验和视觉认知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案例,分别从教育信息可视化的信息模型构建、可视化设计的视觉表达、情景交互体验三方面探讨了在线教育领域信息可视化的优化建议和方案,从而为现代教育管理和教学实施提供有利参考。
【文章来源】:传媒. 2018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信息可视化路径
.给予信息准确的视觉转换。将抽象的数据信息准确地转化为具有代表性的视觉语言,是实现信息可视化的关键步骤。视觉转换的准确性要求设计者在选择视觉编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数据信息和图形符号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将抽象的概念和组织关系用具象的视觉要素进行表现时,要依据学生用户群体的审美习惯,尽量选择被用户群体所熟知的、直观的符号元素,使其符合“选择性记忆”的视知觉原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可视化信息的表述方式。设计者需要通过设计与数据信息相匹配的视觉符号,将抽象信息可视化、具体化(如图3)。将抽象的数据或概念进行信息切片,通过视觉对比、图形置换等手段,将其转换成具象的图形符号来传达信息,有效引导受众去接收信息。复杂的信息需要尝试多种视觉语言来实现其准确的表述,可通过调节图形、节点、线条等元素的色彩、形状、大孝位置、方向来表达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2.合理规划视觉流程。可视化信息的视觉流程和视觉结构设计是数字界面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基本骨架,合理规划视觉流程可以提高用户阅读信息的效率,基于教育信息可视化的视觉流程规划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信息的分类和组织。可视化信息的编排和布局应按照课程信息的重要程度和学生的关注点进行合理的分类与组织,将不同层级的信息依据主次关系进行逐次呈现。根据学生用户的需要,合理安排信息的视觉层次,使信息的结构形式和视觉层次能够准确映射信息内容之间的关联。例如,在进行概念描述或课程介绍时需要采用由浅入深的线型视觉流程,在描述并列的知识信息时可采用网格编排结构。为强化信息的主次关系,可以将主要信息放在视觉焦点的位置,强化目标信息的表现力度,弱化次要信息,保证用户迅速高效地理解关键信息。二是恰
定信息表述的路径、编辑信息表达的内容,从而在用户和数据之间搭建起认知的桥梁。信息构架和信息模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信息可视化的传达效果。因此,设计者需要以学生用户的认知能力和对信息的需求为基础,根据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和信息的重要程度,对知识信息进行分类、分级、排序,利用合理的层级结构来建立知识信息的可视化路径,从而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并理解信息。通过对现有的网络课程信息内容板块采集以及对学生用户需求的调查研究发现,适合网络课程教育信息的可视化路径主要有三种基本结构(如图2)。1.线性结构。线性结构主要表现有关时间趋势的可视化,以时间流的方式呈现信息的主次关系,通常采用单一的视觉流程显示在某一特定时间范围内信息数据的变化值。例如,可以采用量化跟踪的方法,采集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学习状态以及在线课程的实时进度。2.矩阵结构。矩阵结构主要通过单元结构的不同面积大小来表现有关比例的可视化信息,主要表现为以圆形、矩形等几何图形为主要单元结构的重复排列或自由排列,易于表现信息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同面积对比可用于展示并列层级信息之间的体量大小关系。3.树状结构。树状结构的信息分布类似于树木的枝干结构,具有明显“中心化”的结构特点。不同层级的信息围绕“中心”采用蔓延或辐射的形式向外延展,呈现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和层级关系。这种信息结构可应用于课程大纲、课程结构的描述,以及展示某类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图1用户认知模型图2信息可视化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需求出发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J]. 刘再行. 包装工程. 2016(16)
[2]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张金磊,张宝辉,刘永贵.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6)
[3]信息可视化视图的特征认知模式研究[J]. 董献洲,刘琼,李露阳. 情报科学. 2008(07)
本文编号:2926622
【文章来源】:传媒. 2018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信息可视化路径
.给予信息准确的视觉转换。将抽象的数据信息准确地转化为具有代表性的视觉语言,是实现信息可视化的关键步骤。视觉转换的准确性要求设计者在选择视觉编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数据信息和图形符号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将抽象的概念和组织关系用具象的视觉要素进行表现时,要依据学生用户群体的审美习惯,尽量选择被用户群体所熟知的、直观的符号元素,使其符合“选择性记忆”的视知觉原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可视化信息的表述方式。设计者需要通过设计与数据信息相匹配的视觉符号,将抽象信息可视化、具体化(如图3)。将抽象的数据或概念进行信息切片,通过视觉对比、图形置换等手段,将其转换成具象的图形符号来传达信息,有效引导受众去接收信息。复杂的信息需要尝试多种视觉语言来实现其准确的表述,可通过调节图形、节点、线条等元素的色彩、形状、大孝位置、方向来表达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2.合理规划视觉流程。可视化信息的视觉流程和视觉结构设计是数字界面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基本骨架,合理规划视觉流程可以提高用户阅读信息的效率,基于教育信息可视化的视觉流程规划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信息的分类和组织。可视化信息的编排和布局应按照课程信息的重要程度和学生的关注点进行合理的分类与组织,将不同层级的信息依据主次关系进行逐次呈现。根据学生用户的需要,合理安排信息的视觉层次,使信息的结构形式和视觉层次能够准确映射信息内容之间的关联。例如,在进行概念描述或课程介绍时需要采用由浅入深的线型视觉流程,在描述并列的知识信息时可采用网格编排结构。为强化信息的主次关系,可以将主要信息放在视觉焦点的位置,强化目标信息的表现力度,弱化次要信息,保证用户迅速高效地理解关键信息。二是恰
定信息表述的路径、编辑信息表达的内容,从而在用户和数据之间搭建起认知的桥梁。信息构架和信息模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信息可视化的传达效果。因此,设计者需要以学生用户的认知能力和对信息的需求为基础,根据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和信息的重要程度,对知识信息进行分类、分级、排序,利用合理的层级结构来建立知识信息的可视化路径,从而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并理解信息。通过对现有的网络课程信息内容板块采集以及对学生用户需求的调查研究发现,适合网络课程教育信息的可视化路径主要有三种基本结构(如图2)。1.线性结构。线性结构主要表现有关时间趋势的可视化,以时间流的方式呈现信息的主次关系,通常采用单一的视觉流程显示在某一特定时间范围内信息数据的变化值。例如,可以采用量化跟踪的方法,采集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学习状态以及在线课程的实时进度。2.矩阵结构。矩阵结构主要通过单元结构的不同面积大小来表现有关比例的可视化信息,主要表现为以圆形、矩形等几何图形为主要单元结构的重复排列或自由排列,易于表现信息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同面积对比可用于展示并列层级信息之间的体量大小关系。3.树状结构。树状结构的信息分布类似于树木的枝干结构,具有明显“中心化”的结构特点。不同层级的信息围绕“中心”采用蔓延或辐射的形式向外延展,呈现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和层级关系。这种信息结构可应用于课程大纲、课程结构的描述,以及展示某类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图1用户认知模型图2信息可视化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需求出发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J]. 刘再行. 包装工程. 2016(16)
[2]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张金磊,张宝辉,刘永贵.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06)
[3]信息可视化视图的特征认知模式研究[J]. 董献洲,刘琼,李露阳. 情报科学. 2008(07)
本文编号:2926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92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