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3 17:09
目前,教育政策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也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其中比较有系统性和代表性的研究工作正由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特聘教授孙绵涛先生在陆续地组织进行。在前一阶段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研究”的成果中,研究者提出了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体系,但“教育质量政策”作为教育政策内容体系中的首要方面,对其的研究尚未得到深入。另一方面,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变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在教育领域中,以“转型”为视角开展的研究也十分匮乏,不利于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理论。 在实践领域中,建国以来有关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以致于出现文革中我国教育事业遭受重创等明显的失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加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口号不断冲击教育界,一定程度上成为“教育质量政策”的混淆物。教育研究者在教育目的应“重知识”还是“重能力”的问题上举棋不定、说法不一。这些情况,在让许多教育工作者倍感无所适从的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教育质量政策”本应具有的导...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部分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考察
一、 计划经济时期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考察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考察
第二部分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分析
一、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内容的关键词分析
二、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内容的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一、 各阶段我国教育质量政策中主要内容的利弊效应
二、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四部分 合理建构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体系
一、 从“教育目的”出发来探讨合理建构教育质量政策内容体系的思路
二、 用教育终极目的及其分类的思路来建构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有关市场人才需求信息的网络调查的原始数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国外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J]. 王攀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08)
[2]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J]. 奂平清. 甘肃社会科学. 2002(03)
[3]时代特征·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之关系的历史嬗变[J]. 张效珍.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01)
[4]关于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探[J]. 孙绵涛. 教育研究. 2001(03)
[5]“高分”可以“高能”──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智力知识观谈起[J]. 周龙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01)
[6]审视创新教育[J]. 郑金洲. 中小学管理. 2000(01)
[7]论创新教育[J]. 肖川. 教育研究. 1999(11)
[8]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J]. 阎立钦. 教育研究. 1999(01)
[9]走出教育目的研究误区的途径[J]. 丁念金. 教育评论. 1998(06)
[10]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探讨[J]. 孙绵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03)
本文编号:2934049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研究目的和内容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部分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考察
一、 计划经济时期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考察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考察
第二部分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分析
一、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内容的关键词分析
二、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内容的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一、 各阶段我国教育质量政策中主要内容的利弊效应
二、 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四部分 合理建构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体系
一、 从“教育目的”出发来探讨合理建构教育质量政策内容体系的思路
二、 用教育终极目的及其分类的思路来建构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有关市场人才需求信息的网络调查的原始数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国外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J]. 王攀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08)
[2]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J]. 奂平清. 甘肃社会科学. 2002(03)
[3]时代特征·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之关系的历史嬗变[J]. 张效珍.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01)
[4]关于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探[J]. 孙绵涛. 教育研究. 2001(03)
[5]“高分”可以“高能”──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智力知识观谈起[J]. 周龙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01)
[6]审视创新教育[J]. 郑金洲. 中小学管理. 2000(01)
[7]论创新教育[J]. 肖川. 教育研究. 1999(11)
[8]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J]. 阎立钦. 教育研究. 1999(01)
[9]走出教育目的研究误区的途径[J]. 丁念金. 教育评论. 1998(06)
[10]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探讨[J]. 孙绵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03)
本文编号:2934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93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