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互联网+”时代课堂的基本特征

发布时间:2021-01-27 12:10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与互联网有关的计算机技术开始逐步渗入教育领域,预示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时代,课堂不会消失,仍然会存在;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人交互、人机交互,从而使课堂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更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方法论的知识,体现其育人的功能;同时也更要关注课堂教学过程,展现课堂的生成性与丰富性。 

【文章来源】:教学与管理. 2018,(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互联网+”时代, 课堂仍然会存在
二、“互联网+”时代, 课堂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人交互、人机交互
三、“互联网+”时代, 课堂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四、“互联网+”时代, 课堂更应教给学生方法论的知识, 体现其育人的功能
五、“互联网+”时代, 课堂更应关注教学过程, 展现课堂的“生成性”与“丰富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互联网+教育”的课堂教学重构[J]. 李宏亮,赵璇.  上海教育科研. 2016(05)
[2]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J]. 石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1)
[3]班级授课制变革新动向——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析之四[J]. 柳夕浪.  人民教育. 2014(22)
[4]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 杨现民,余胜泉.  教育研究. 2014(05)
[5]试论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坚守与变革[J]. 吴颖惠.  教育学报. 2013(05)
[6]设计有效的课堂参与结构[J]. 杨南昌.  电化教育研究. 2013(02)
[7]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 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肖广德.  开放教育研究. 2012(02)
[8]泛在网络研究综述[J]. 张平,苗杰,胡铮,田辉.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05)
[9]课堂场域的权力审视与课堂控制[J]. 刘向辉.  全球教育展望. 2008(12)
[10]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 罗祖兵.  课程.教材.教法. 2006(10)



本文编号:3003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003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c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