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6 00:25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其素质的外化形式,教师知识水平、教学经验的不同,均会导致代表其实践性知识的课堂教学行为存在差异,对教师教学行为差异进行研究是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研究采用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研究设计,在大数据思维的影响下,实现研究思路从"假设—验证"到"发现—总结"的转变。直接以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为依据,对其进行"清洗"分析,寻找不同教师群体与其教学行为的关系,发现蕴含其中的规律。研究发现:不论是不同教师群体组间还是组内,均存在不同维度上的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教师所存在的教学差异性是教师群体间进行领导和合作的基本条件,以差异为基础的教学合作、经验借鉴、教学反思是促进新手教师迅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教师群体差异性的揭示,为未来教育教学研究如何利用差异完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师范生培养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8,3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 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及其相关研究
(二) 教师群体划分
(三) 课堂教学行为 (差异) 研究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设计
(二) 数据采样
(三) 研究方法
四、教学行为分析与发现
(一) 三种教师类型组间差异性分析
1. 新手教师与胜任教师差异性分析
2. 新手与成熟教师差异性分析
3. 胜任与成熟教师差异性分析
(二) 新手教师群体内部差异性分析
1. 性别差异性分析
2. 学科类型差异性分析
3. 学段差异性分析
(三) 胜任教师群体内部差异性分析
1. 性别差异性分析
2. 学科类型差异性分析
3. 学段差异性分析
(四) 成熟教师群体内部差异性分析
1. 性别差异性分析
2. 学科类型差异性分析
3. 学段差异性分析
五、研究结论
(一) 教师群体组间教学行为差异与差异利用
(二) 教师群体组内教学行为差异与差异利用
本文编号:3019832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8,3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 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及其相关研究
(二) 教师群体划分
(三) 课堂教学行为 (差异) 研究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设计
(二) 数据采样
(三) 研究方法
四、教学行为分析与发现
(一) 三种教师类型组间差异性分析
1. 新手教师与胜任教师差异性分析
2. 新手与成熟教师差异性分析
3. 胜任与成熟教师差异性分析
(二) 新手教师群体内部差异性分析
1. 性别差异性分析
2. 学科类型差异性分析
3. 学段差异性分析
(三) 胜任教师群体内部差异性分析
1. 性别差异性分析
2. 学科类型差异性分析
3. 学段差异性分析
(四) 成熟教师群体内部差异性分析
1. 性别差异性分析
2. 学科类型差异性分析
3. 学段差异性分析
五、研究结论
(一) 教师群体组间教学行为差异与差异利用
(二) 教师群体组内教学行为差异与差异利用
本文编号:3019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01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