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SA的学习素养评价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以郑州E中学初三数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4 03:45
当前国际上,一种以场耦合、整体论和自然生成为旨趣的自然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渐成主流。在学习评价领域,OECD的PISA模式可谓个中翘楚。为此,该文首先从词源学视角解读了PISA中"Literacy"的社会文化功能,接着从认知与进化层面探讨了学习的发生与本质,对"学习素养"给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提出了形成模型,最后,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计算机的项目反应理论测试方法在郑州E中学开展了实证研究。结论如下:(1)学习素养有三个公因子,它们分别是显著影响学习素养形成的素养因子、反映考试成绩高低的成绩因子和能否积极利用身边各种学习资源的资源利用因子,其中素养因子对学习素养的影响最为显著;(2)就总体而言,学生表现最出色的是交流合作和记忆策略,最差的是信息资源利用情况;(3)成绩优异的学生和绝大部分学生主要采用记忆策略,而成绩中上者则常用精致策略;(4)在所有指标中,学科成绩的标准差最大;(5)精致策略等四个指标都会显著影响知识迁移水平。在当前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普遍偏低,活学活用能力明显欠缺,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业界关注。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Literacy”的功能分析
二、学习素养形成探微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指标的层次与数量问题
(二)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问题
(三) 各指标的量表设计
四、实证研究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 基本研究过程
1. 项目筛选
2. 组卷
3. 施测
(三) 主要指标分析
1. 学习素养的因子分析
2. 认知策略的使用分析
3. 知识迁移水平
4. 各指标均值与标准差比较
5. 反思与创新等四个指标的横向比较
(四) 研究的效度
五、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学力观的历史变迁审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评价[J]. 齐宇歆.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2)
[2]“互联网+”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理路[J]. 宋灵青,田罗乐.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1)
[3]Delphi法在学习素养评价指标权重中的应用探析[J]. 齐宇歆,甘雅娟.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4]围绕理解的学习评价——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视角[J]. 陈明选,邓喆.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1)
[5]计算机化自适应认知诊断测验按模式分层选题策略[J]. 艾国金,甘登文,丁树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6]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 张浩,吴秀娟.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0)
[7]“Literacy”:PISA素养观背后的教育学立场[J]. 徐瑾劼.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01)
[8]专业视野中的PISA[J]. 张民选,陆璟,占胜利,朱小虎,王婷婷. 教育研究. 2011(06)
[9]对我国教育评价实践的审视[J]. 朱益明.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6)
[10]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测验编制方法研究[J]. 戴海琦. 考试研究. 2006(04)
博士论文
[1]基于PISA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设计[D]. 齐宇歆.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33060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Literacy”的功能分析
二、学习素养形成探微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指标的层次与数量问题
(二)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问题
(三) 各指标的量表设计
四、实证研究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 基本研究过程
1. 项目筛选
2. 组卷
3. 施测
(三) 主要指标分析
1. 学习素养的因子分析
2. 认知策略的使用分析
3. 知识迁移水平
4. 各指标均值与标准差比较
5. 反思与创新等四个指标的横向比较
(四) 研究的效度
五、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学力观的历史变迁审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评价[J]. 齐宇歆.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2)
[2]“互联网+”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理路[J]. 宋灵青,田罗乐.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1)
[3]Delphi法在学习素养评价指标权重中的应用探析[J]. 齐宇歆,甘雅娟.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4]围绕理解的学习评价——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视角[J]. 陈明选,邓喆.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1)
[5]计算机化自适应认知诊断测验按模式分层选题策略[J]. 艾国金,甘登文,丁树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6]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 张浩,吴秀娟.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0)
[7]“Literacy”:PISA素养观背后的教育学立场[J]. 徐瑾劼.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01)
[8]专业视野中的PISA[J]. 张民选,陆璟,占胜利,朱小虎,王婷婷. 教育研究. 2011(06)
[9]对我国教育评价实践的审视[J]. 朱益明.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6)
[10]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测验编制方法研究[J]. 戴海琦. 考试研究. 2006(04)
博士论文
[1]基于PISA的学习素养评价系统设计[D]. 齐宇歆.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33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033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