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和社会支持对应届硕士研究生压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17 06:06
本文关键词:人格和社会支持对应届硕士研究生压力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发展和转折阶段。由于大部分人往往在进入18岁后未完全形成同一性,这时又有成年早期的任务叠加其中,青年人对自我完善的任务往往相对艰巨。尤其是22至24岁前后,青年人面临毕业、就业、选择人生目标的重要关口,较为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这部分人群中,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心理负担较重。但是,目前的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大多集中在研究儿童、青少年期的各种课题,使大学生和刚就业的青年人研究成为了一项空白。因此,相关研究急需出现,这既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初衷。本文通过研究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压力,社会支持,人格,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究应届硕士毕业生压力的成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收回225份问卷,得出研究结论。社会支持采用SSRS社会支持量表测试,人格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压力采取SAS焦虑自陈量表测验并得出结论。其中,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压力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客观支持分量表中,由于找工作时有可能与就读学校所在地不一致,导致很多应届硕士毕业生离开同学,独自前往就业城市,导致实际能得到的客观支持较少。在主观支持分量表中,虽然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得到一定的心理支持,但有效支持偏少。在对支持的利用度分量表中,显示出应届硕士毕业生对缓解压力的各方面支持利用度有待加强。艾森克人格测试中,高精神质与高神经性与压力有正相关关系。由于高精神质主要表现为偏向自我,难以对外部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待他人并不友善。且容易在群体中做出异于常人的事情,容易在面对压力时,更不易排解,不易得到缓解。因此在毕业压力较大时,压力值达到非正常水平。外倾性与压力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外倾性高的个体性格外向,好动,易冲动,在遇到压力的时候更容易宣泄出来;内倾型高的个体性格内向,冷静,不易激动,在遇到压力的时候更容易理智处理。在实际情况中,内倾性和外倾性的硕士毕业生在缓解压力的过程中可谓各擅胜场,都有助于减少压力对人的影响。因此,外倾性与压力大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高神经性与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由于高神经性和表现为忧虑,心事重重,郁郁寡欢等临床表现,偏向抑郁症早期症状。因此,该特质不利于压力的缓解。此外,与精神质类似,高神经性也可能是压力较大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最后对应届硕士毕业生压力的缓解提出一些见解。缓解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压力需要个人、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 社会支持 人格特质 压力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43;G44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5
- 1.1 研究的背景10-12
- 1.1.1 大学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发展目标10-11
- 1.1.2 研究生发展目标11
- 1.1.3 我国应届毕业生现状11-12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8
- 1.2.1 研究的目的12-14
- 1.2.2 研究意义14-18
- 1.3 相关概念界定18-23
- 1.3.1 人格18-21
- 1.3.2 社会支持21-22
- 1.3.3 心理压力22-23
- 1.4 文献综述23-25
- 1.4.1 硕士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研究23
- 1.4.2 人格与就业压力的研究23-24
- 1.4.3 社会支持与就业压力的研究24-25
- 第二章 应届硕士毕业生面临压力的现状调查25-28
- 2.1 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实际情况25-26
- 2.2 应届硕士毕业生面临的主观压力26-28
- 第三章 研究步骤及方法28-32
- 3.1 研究的思路和假设28
- 3.2 被调查者的选取方法及构成28-29
- 3.3 研究工具介绍29-30
- 3.3.1 艾森克人格问卷29
- 3.3.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9-30
- 3.3.3 压力量表30
- 3.4 研究方法30-32
- 3.4.1 研究方法简介30-31
- 3.4.2 具体施测步骤31-32
- 第四章 研究结果32-37
- 4.1 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的关系32-33
- 4.2 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压力和艾森克人格测试的关系33-34
- 4.3 社会支持对压力影响的方差分析34
- 4.4 不同人格对压力影响的方差分析34-36
- 4.4.1 EPQ精神质分量表对压力的影响34-35
- 4.4.2 EPQ神经性分量表对压力的影响35-36
- 4.5 人格和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36-37
- 第五章 结论及思考37-42
- 5.1 结论37-39
- 5.1.1 社会支持与压力结论37-38
- 5.1.2 人格与压力结论38-39
- 5.2 对策与建议39-40
- 5.2.1 培养健全人格,缓解就业压力39
- 5.2.2 培养工作技能,早做准备39-40
- 5.2.3 发展学校团体的引导和支持作用40
- 5.2.4 发展社会团体的救助作用40
- 5.3 研究的缺陷和不足40-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录44-58
- 附录一 问卷样本44-51
- 附录二 问卷原始分数51-58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8-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孙媛媛;马宁;;研究生压力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12期
3 王光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两种范式——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比较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刘玉新,张建卫,金盛华;社会支持与人格对大学生压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年01期
5 许燕;当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趋势[J];心理学探新;2003年03期
6 谢晶;方平;姜媛;;人格测量:从累积式模型到展开式模型[J];心理学探新;201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人格和社会支持对应届硕士研究生压力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1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