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教育的中国实践与理论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16 02:15
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历程,都呈现了人们对"培养什么人"教育目的逻辑起点的回归和反思。不同目标层级定位和不同表述方式的理念是教育目的的时代意蕴和行动演绎,素质教育是教育宗旨的中国式表达,"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则是对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不同层级目标体系的深化、继承、演绎和超越。梳理并澄清不同改革时代中理念继承和行动演绎的误读与误解,对于走进和审思当前核心素养理念和行动都是必要的和必然的。
【文章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全面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定位
1. 全面发展教育的历史本意
2. 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在规定性
二、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宗旨表达
1.“素质教育”对贯彻全面发展教育的政策表达及其实质
2.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二元对立”的重审与澄明
三、三维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行动演绎
1.“三维目标”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身份与定位
2.“三维目标”的内涵理解与落实要求
四、核心素养: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继承超越
1. 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关系
2. 核心素养的理论内涵与现实理解
3. 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以美国为例[J]. 周文叶.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2)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J]. 林崇德. 人民教育. 2016(19)
[3]教学论对教学实践指导的困境、意义、方式和限度[J]. 陈晓端,毛红芳. 教育研究. 2016(05)
[4]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 张华. 全球教育展望. 2016(04)
[5]“教学论”与“教学法”的关系探析——(跨文化)比较教学论的视角[J]. 丁邦平. 教育学报. 2015(05)
[6]清思 反思 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 叶澜. 人民教育. 2007(02)
[7]教育人学内涵探析[J]. 王啸.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1)
[8]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 叶澜. 教育研究. 2002(10)
[9]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王策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5)
本文编号:3140543
【文章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全面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定位
1. 全面发展教育的历史本意
2. 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在规定性
二、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宗旨表达
1.“素质教育”对贯彻全面发展教育的政策表达及其实质
2.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二元对立”的重审与澄明
三、三维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行动演绎
1.“三维目标”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身份与定位
2.“三维目标”的内涵理解与落实要求
四、核心素养: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继承超越
1. 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关系
2. 核心素养的理论内涵与现实理解
3. 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以美国为例[J]. 周文叶.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2)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J]. 林崇德. 人民教育. 2016(19)
[3]教学论对教学实践指导的困境、意义、方式和限度[J]. 陈晓端,毛红芳. 教育研究. 2016(05)
[4]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 张华. 全球教育展望. 2016(04)
[5]“教学论”与“教学法”的关系探析——(跨文化)比较教学论的视角[J]. 丁邦平. 教育学报. 2015(05)
[6]清思 反思 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 叶澜. 人民教育. 2007(02)
[7]教育人学内涵探析[J]. 王啸.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1)
[8]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 叶澜. 教育研究. 2002(10)
[9]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王策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5)
本文编号:3140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14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