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教育与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7-04-18 09:05
本文关键词:论生活教育与幸福生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幸福,从古至今,不仅是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和哲学家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每一个个体都在长期追求的东西。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幸福有着不可推卸的使命和不可替代的责任。然而,当下教育中出现的消极现象,使受教育者感受不到幸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生活教育如何关涉人的幸福生活论点出发,检视当代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得出幸福生活的样态。重新审视和反思教育应当关涉人的幸福这一本源问题。分析探讨受教育者幸福迷失的现状和原因,并对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提出理论建议。首先,本文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将幸福作为教育目的和将回归生活作为教育的转向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到本文的切入点。其次,阐明了教育与生活的涵义及其关系。对教育与生活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已有的生活教育观。教育与生活是两个内容及其丰富的范畴,两者既有着绝对的联系,又存在相对的独立。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生活是教育的原点。再次,本文对教育关涉幸福生活的理论进行了概述,对幸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教育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基本观点是:教育需要幸福,教育关涉个体幸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关涉幸福生活的人性论假设。然后,本文以教育现状这一视角作为出发点,阐述了生活教育远离幸福生活的现状和原因。通过对当下教育进行深刻分析,阐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从政府、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对生活教育实现个体的幸福生活进行了理论指导:社会要归还教育的本真,家庭要打下儿童幸福生活的根基,学校要努力践行儿童幸福的受教育生活。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儿童的生活走向幸福之路。
【关键词】:幸福 生活 教育 生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0-0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4
- 一、研究起缘9
- 二、文献综述9-12
- (一)将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9-10
- (二)将回归生活作为教育的转向10-12
- 三、研究意义12
- (一)理论意义12
- (二)现实意义12
- 四、研究方法12
- (一)文献法12
- (二)访谈法12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点12-14
- (一)研究的重点12
- (二)研究的难点12
- (三)研究的拟创新点12-14
- 第二章 生活教育关涉幸福生活的相关理论阐述14-28
- 一、“教育”与“生活”的涵义14-17
- (一)“教育”的涵义14-15
- (二)“生活”的涵义15-17
- 二、教育与生活的关系17-18
- (一)教育是生活的需要17
- (二)生活是教育的原点17-18
- 三、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历史考察18-20
- (一)卢梭的自然生活教育观18
- (二)斯宾塞的科学生活教育观18-19
- (三)杜威的民主生活教育观19
- (四)陶行知的民众生活教育观19-20
- (五)当代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20
- 四、什么是幸福20-22
- (一)关于幸福的历史考察20-21
- (二)幸福的内涵21-22
- 五、教育和幸福的关系22-24
- (一)幸福需要教育22-23
- (二)教育关涉个体幸福23-24
- 六、教育关涉幸福生活的人性论假设24-28
- (一)由顺从的人到充满生命力的自由人24-25
- (二)由体制化的人到完整独立的人25-26
- (三)由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26-27
- (四)由培养知识人到培养幸福人27-28
- 第三章 生活教育远离幸福生活的问题表征28-35
- 一、生活教育远离幸福生活的现状分析28-32
- (一)积极生活体验的“被剥夺”28-29
- (二)当下生活的桎梏29-30
- (三)家长不当的教育让儿童远离幸福30-32
- 二、生活教育远离幸福生活的原因检视32-35
- (一)家长对教育的一知半解32-33
- (二)被功利主义主导的社会致使学校教育迷失幸福33
- (三)教育中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割裂33-35
- 第四章 生活教育实现幸福生活的思考与建议35-42
- 一、政府——归还教育的本真35-36
-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35
- (二)教育目的由培养“接班人”到培养“幸福人”35-36
- 二、家庭——打下幸福生活的根基36-38
- (一)家长应注重提高自身素质36-37
- (二)构建新型亲子关系37
- (三)积极构建学习型家庭37-38
- 三、学校——践行幸福的学校教育生活38-42
- (一)培养教师信仰38-39
- (二)从规训教育转向推崇儿童天性的教育39
- (三)生成学生体悟幸福的能力39-42
- 参考文献42-46
- 致谢46-47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47-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春英;曹辉;;大学生幸福教育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刘建英;;“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思想之比较[J];教师;2010年07期
3 苗元江,余嘉元;试论幸福教育的起点、核心、目标[J];教育评论;2001年05期
4 余潇枫;人格与人的“价值生命”[J];求是学刊;1999年01期
5 张兴武;取消“标准答案”如何?[J];人才开发;1998年12期
6 廉欢;赵颖;;何以幸福与以何幸福:教育的乌托邦精神[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长贵;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生活教育与幸福生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1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