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差序知觉对组织公平感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差序知觉对组织公平感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民办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了解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之间的关系;检测人格特质与组织公平感之间、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人格特质、差序知觉对民办高校教师的预测力,探讨差序知觉在人格特质和组织公平感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湖南省长沙市两所民办高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350份,得到307份有效问卷。之后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的结果:(1)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年收入对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均无显著影响;(2)不同年龄对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有显著影响,35岁以下教师的组织公平感总分高于35-40岁教师;(3)不同职称对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有显著影响,在组织公平感总分上,副高职称、中级职称、无职称总分显著高于正高总分;(4)不同年收入对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有显著影响,不同年收入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分配公平、互动公平均有显著影响,但对组织公平感总分以及程序公平无显著影响;(5)民办高校教师程序公平与外倾性、宜人性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民办高校教师互动公平与尽责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6)民办高校教师程序公平与亲信角色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民办高校教师互动公平与偏私对待和亲信角色存在显著的负相关;(7)差序知觉在人格特质和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结论:(1)性别、学历、工作年限的不同不会影响民办高校教师的组织公平感,年龄、职称、年收入的不同会影响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2)人格特质及其外倾性、宜人性程度越高,民办高校教师所感知的程序公平感越高;人格特质及其尽责性越高,民办高校教师所感知的互动公平感越高;(3)差序气氛中与上级关系越亲密,即把自己归属于亲信角色,民办高校教师所感知到的程序公平感和互动公平感越强;差序气氛中上级对待自己的态度与别人有所区别时即态度越偏向于私心,民办高校教师所感知到的互动公平感越强;民办高校教师所处的氛围差序现象越明显,所感知的组织公平感越弱;(4)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对组织公平感的影响,不通过差序知觉起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 组织公平感 人格特质 差序知觉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前言13-15
- 1 文献综述15-30
- 1.1 组织公平感概述15-22
- 1.1.1 组织公平感的概念15
- 1.1.2 组织公平感的维度15-18
- 1.1.3 组织公平的测量18-19
- 1.1.4 组织公平感的研究现状19-21
- 1.1.5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及研究现状21-22
- 1.1.6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的关系研究22
- 1.2 人格特质理论22-26
- 1.2.1 人格特质及其大五人格理论22-24
- 1.2.2 人格特质理论的测量24-25
- 1.2.3 人格特质的研究现状25-26
- 1.2.4 人格特质与组织公平感的关系研究26
- 1.3 差序知觉概述26-28
- 1.3.1 差序现象的探讨26-27
- 1.3.2 差序知觉的研究现状27
- 1.3.3 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的关系研究27-28
- 1.4 人格特质、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的相关研究28-30
- 2 问题的提出30-34
- 2.1 研究对象30
- 2.2 研究内容30
- 2.3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30-31
- 2.3.1 研究意义30-31
- 2.3.2 研究目标31
- 2.4 研究模型31-34
- 3 研究方法34-39
- 3.1 研究被试及样本概况34-36
- 3.1.1 研究对象34
- 3.1.2 研究样本概况34-36
- 3.2 研究工具36-38
- 3.2.1 基本信息问卷36
- 3.2.2 人格特质量表36
- 3.2.3 差序知觉因素分析量表36-37
- 3.2.4 组织公平感量表37-38
- 3.3 施测程序38
- 3.4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38-39
- 4 结果39-47
- 4.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的影响39-44
- 4.1.1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性别的差异比较39
- 4.1.2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年龄的差异比较39-40
- 4.1.3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学历的差异比较40-41
- 4.1.4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职称的差异比较41-42
- 4.1.5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工作年限的差异比较42-43
- 4.1.6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年收入的差异比较43-44
- 4.2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与人格特质、差序知觉的相关、回归分析44-45
- 4.2.1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44
- 4.2.2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与差序知觉的相关44-45
- 4.2.3 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平感与人格特质、差序知觉的回归分析45
- 4.3 民办高校教师差序知觉对人格特质和组织公平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分析45-47
- 5 讨论47-55
- 5.1 民办高校教师人口统计学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47-50
- 5.1.1.性别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47
- 5.1.2 年龄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47-48
- 5.1.3 学历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48
- 5.1.4 职称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48-49
- 5.1.5 工作年限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49
- 5.1.6 年收入对组织公平感的差异讨论49-50
- 5.2 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之间的相关关系50-51
- 5.2.1 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与组织公平感的相关关系50-51
- 5.2.2 民办高校教师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的关系51
- 5.3 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差序知觉对组织公平感的预测作用3951-53
- 5.4 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差序知觉与组织公平感的中介效应53
- 5.5 研究的局限性与今后的研究方向53-55
- 5.5.1 研究的局限性53-54
- 5.5.2 今后的研究方向54-55
- 6 结论55
- 7 建议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曦;吴敏;陈善国;;企业员工公平感现状及激励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薛洁;;关注公民公平感——我国部分公民公平感调查报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3 陈宝玲;;增强企业员工公平感的思想工作有效路径构建[J];才智;2013年15期
4 丛戎,管华;不公平感的成因探析[J];兰州学刊;1990年02期
5 林登平;浅析当前社会的不公平感[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叶国萍;;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的结构与测量[J];人才资源开发;2014年10期
7 赵波;企业员工分配公平感及管理建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8 孟天广;;转型期中国公众的分配公平感:结果公平与机会公平[J];社会;2012年06期
9 ;评所当评 奖所当奖[J];中小学管理;1997年12期
10 翁定军;公平与公平感的社会心理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也壮;;企业员工公平感形成、发展的动态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2 杨金廷;方兵;孙景霄;裴慧慧;刘庆连;;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组织公平感评价及应用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冯夏影;王沛;;个体主观公平感对幸灾乐祸现象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王文君;;高校教师的组织公平感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孙赛;余荣军;;自我优势和自我劣势下的公平感及神经机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马跃如;程伟波;段斌;;组织公平感对员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高日光;凌文辁;孙健敏;;中国员工组织公平感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赵维良;;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对工作满意度及关联绩效的作用[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李爱梅;刘志刚;凌文辁;;内部招聘的组织公平感:影响及对策[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刘璐;林雨雁;王晓钧;;婴儿公平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琼;影响社会公平感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N];光明日报;2005年
2 珠海特区报评论员;切实保障公平提升幸福感[N];珠海特区报;2011年
3 佚名;公平感,公司治理的基石[N];就业时报;2007年
4 姜峗;公平感比增加财富更重要[N];中国改革报;2012年
5 姜峗;获得公平感比财富增加更重要[N];济南日报;2012年
6 姜峗;公平感比财富增加更重要[N];联合日报;2012年
7 ;人类天生具有“公平”观念[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8 吴旭阳 厦门大学法学院 厦门大学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公平感”或源于自然演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鲜林;运用“公平理论”维护职工利益[N];四川日报;2003年
10 王捷;“幸福感”西高东低折射公平差别[N];青岛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庆娟;应聘者甄选程序公平感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周浩;组织员工分配公平感的社会比较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永军;绩效考核公平感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骆静;知识员工绩效评估公平感及其对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媛;中国青少年社会公平感的结构与测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沈绿野;领导—成员交换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组织公平感的中介作用[D];厦门大学;2009年
3 秦凌娟;公平敏感性与员工组织公平感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战兴;组织公平感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张惠晨;组织公平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张光曦;消费者对涨价的价格公平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刘亚;组织公平感的结构及其与组织效果变量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袁磊;提升胜利油田黄河钻井固井公司员工公平感与工作满意度的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赵希;企业员工组织公平感对沉默行为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周周;服务公平感对抱怨行为的影响:服务失败类型与关系状态的调节作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人格特质、差序知觉对组织公平感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2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