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以把人培养好?
发布时间:2021-06-09 19:04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要把人培养好,当下之教育实践活动须加以转向,真正确立和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将教育的宗旨目的指向主体生命能力的变化,从主体交往学习而自省成长、主体潜能激发而个性生长、主体人性丰富而能力促长来加以把握;教育的内容方式导向要把人类历史经验介入其中,切实处理好"活"的生活与"静"的知识互鉴、"合"的生活与"分"的科目互补、"真"的生活与"虚"的道义互化之间的关系;教育的功能伦理引向则关注自然社会人文系统环境的共谐,以促进文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关系、经济发展的工具与理性关系、政治发展的自我与公民关系、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关系的统一。
【文章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3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主体生命能力的增进:教育的宗旨目的导向
(一) 主体交往学习而自省成长
(二) 主体潜能激发个性生长
(三) 主体人性丰富而能力促长
二、人类历史经验的介入:教育的内容方式选择
(一) “活”的生活与“静”的知识互鉴
(二) “合”的生活与“分”的科目互补
(三) “真”的生活与“虚”的道义互化
三、自然社会人文的共谐:教育的功能伦理引向
(一) 文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关系
(二) 经济发展的工具与理性关系
(三) 政治发展的自我与公民关系
(四)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J]. 叶澜. 内蒙古教育. 2016(10)
[2]教育之真谛:保持必要的张力[J]. 吴康宁. 教育科学论坛. 2007(02)
[3]教育人学论纲[J]. 扈中平,蔡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3)
本文编号:3221145
【文章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3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主体生命能力的增进:教育的宗旨目的导向
(一) 主体交往学习而自省成长
(二) 主体潜能激发个性生长
(三) 主体人性丰富而能力促长
二、人类历史经验的介入:教育的内容方式选择
(一) “活”的生活与“静”的知识互鉴
(二) “合”的生活与“分”的科目互补
(三) “真”的生活与“虚”的道义互化
三、自然社会人文的共谐:教育的功能伦理引向
(一) 文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关系
(二) 经济发展的工具与理性关系
(三) 政治发展的自我与公民关系
(四)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J]. 叶澜. 内蒙古教育. 2016(10)
[2]教育之真谛:保持必要的张力[J]. 吴康宁. 教育科学论坛. 2007(02)
[3]教育人学论纲[J]. 扈中平,蔡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3)
本文编号:3221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22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