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简论素养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06-27 14:07
  对素养的来源、构成、特性的揭示和阐述是全面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且其本身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学意义,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就其来源而言,人的素养来自遗传(基因、天性、天赋)、环境(文化、制度)、教育和自我教育;就其形成机制而言,乃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这其中教育发挥主导作用。从社会学角度讲,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从心理学角度讲,素养是一个人的"人格"(品格);从行为学角度讲,素养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行);从认识论角度讲,素养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素养具有内在性、综合性、广泛性、稳定性,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8,10(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素养的来源
    (一) 素养与素质 (天性)
    (二) 素养与教养 (人是教育的产物)
    (三) 素养与修养、涵养 (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四) 素养与文明、习性 (人是环境的产物)
二、素养的成分 (构成)
    (一) 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
    (二) 素养是一个人的“人格” (品格)
    (三) 素养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道德品行)
    (四) 素养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三、素养的特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放慢知识的脚步,回到核心基础[J]. 王红,吴颖民.  人民教育. 2015(07)
[2]让良好家风家规根植学生心灵[J]. 王守玉.  中国德育. 2014(10)
[3]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柳夕浪.  教育科学研究. 2014(03)
[4]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 史宁中,柳海民.  教育研究. 2007(08)
[5]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J]. 石中英.  教育研究. 2002(06)



本文编号:3252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252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5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