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学术性师德的教育伦理之道
发布时间:2021-08-27 10:33
"学术性师德"是一种内生性道德,是教师在精湛的业务水准层面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一种道德品质与道德感染力。它是沟通"知识"与"美德"之间的一座桥梁。"学术性师德"概念的提出,科学地阐明了学术与师德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是有效破解"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润滑剂。提升教师的学术性师德,一方面需要教师个体自身的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培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的主动参与,改进与完善师德评价机制;与此同时,通过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增强师德观念中的发展性因素也是一项重要的现实举措。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学术性师德”的内涵分析
(一) 学术性师德是一种内生性道德
(二) “学术性师德”是沟通“知识”与“美德”的桥梁
二、“学术性师德”提法之意义探析
(一) 它科学地阐明了学术与师德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 它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 它是有效破解“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润滑剂
三、提升教师学术性师德的路径探索
(一) 自我努力:钻研专业知识, 培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
(二) 学校参与:改进与完善师德评价机制
(三) 社会引导:增强师德观念中的发展性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心做教师[J]. 王永红,王本陆. 教育科学研究. 2016(03)
[2]关于师德养成路径的几点思考[J]. 潘新民. 教育科学研究. 2016(03)
[3]当代师德评价探究[J]. 瞿鹤鸣,吴佳. 广西社会科学. 2007(09)
[4]论教育的伦理特性[J]. 王本陆. 教育研究. 2003(01)
[5]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 叶澜.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2)
本文编号:3366186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学术性师德”的内涵分析
(一) 学术性师德是一种内生性道德
(二) “学术性师德”是沟通“知识”与“美德”的桥梁
二、“学术性师德”提法之意义探析
(一) 它科学地阐明了学术与师德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 它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 它是有效破解“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润滑剂
三、提升教师学术性师德的路径探索
(一) 自我努力:钻研专业知识, 培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
(二) 学校参与:改进与完善师德评价机制
(三) 社会引导:增强师德观念中的发展性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心做教师[J]. 王永红,王本陆. 教育科学研究. 2016(03)
[2]关于师德养成路径的几点思考[J]. 潘新民. 教育科学研究. 2016(03)
[3]当代师德评价探究[J]. 瞿鹤鸣,吴佳. 广西社会科学. 2007(09)
[4]论教育的伦理特性[J]. 王本陆. 教育研究. 2003(01)
[5]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 叶澜.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2)
本文编号:3366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36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