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华侨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在孤独感与前瞻适应间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9-19 17:03
  <正>华侨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该群体相对特殊,而且数量庞大并逐年增加,其父母一方或双方长居国外,与其他留守儿童相比,虽有相对优越的经济条件,但缺少家庭教育资源,更缺乏与父母的心理互动[1]。孤独感是他们报告最多的内在情绪体验[2]。以往研究认为,留守经历对 

【文章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8,39(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华侨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在孤独感与前瞻适应间的作用


华侨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在孤独感与前瞻适应间的中介效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感恩的中介作用[J]. 张更立.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03)
[2]农村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J]. 王楠,韩娟,丁慧思,徐阳欢,胡月,张敏莉,杨森焙,刘维韦.  中国公共卫生. 2017(09)
[3]父母关爱与留守儿童孤独感:希望的作用[J]. 范兴华,何苗,陈锋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4]华侨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安全感的作用[J]. 黄成毅,廖传景,徐华炳,胡瑜,陈庆健,杜红芹.  中国卫生统计. 2016(01)
[5]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基于一般儿童的比较[J]. 李晓芸,班永飞.  安顺学院学报. 2014(06)
[6]3-6年级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交焦虑关系研究[J]. 段宝军.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5)
[7]青少年前瞻适应现状研究[J]. 缪佩君,程奇.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6)
[8]留守烦恼的认知评价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孤独[J]. 赵景欣,申继亮.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4)
[9]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 官群,孟万金,John Keller.  中国特殊教育. 2009(04)
[10]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J]. 张万敏.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02)

硕士论文
[1]青少年前瞻适应量表的编制及状况研究[D]. 缪佩君.福建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01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401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3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