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共享
发布时间:2021-10-06 19:31
心理学实验教学中不可避免存在诸如伦理问题、特殊被试可遇不可求、特殊环境难以在实验室呈现、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成本昂贵、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难以观察等困难,这些困难正是建设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动因所在。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学、认知行为实验、特殊被试心理特征、特殊环境、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使用、心理咨询、远程行为观察等系列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中心建设遵循"能实不虚"、平台操作符合人因工程、注重人际与情感在虚拟仿真学习中的作用等原则。为更好地实现中心资源共享,需要增加资源的开放性、提倡合作开发、加快便携式智能终端资源开发、保障服务器和网络的安全与稳定。
【文章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37(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1.1 伦理问题
1.2 特殊被试可遇不可求
1.3 特殊环境难以在实验室真实呈现
1.4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成本昂贵
1.5 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难以观察
1.6 心理咨询过程的私密性
2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生理心理学虚拟仿真平台
2.2 认知行为实验虚拟仿真平台
2.3 特殊被试心理特征虚拟仿真平台
2.4 特殊环境虚拟仿真平台
2.5 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虚拟仿真平台
2.6 心理咨询虚拟仿真平台
2.7 远程行为观察平台
3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原则
3.1 实验教学项目“能实不虚”
3.2 平台操作符合人因工程
3.3 注重人际与情感在虚拟仿真学习中的作用
4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共享
4.1 增加开放性
4.2 提倡合作开发, 共享使用
4.3 加快便携式智能终端资源开发
4.4 保障服务器和网络的安全稳定
5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效
5.1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丰富
5.2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享良好
6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 王甜,王茂林,林宏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3)
[2]国家级森林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 张焕玲,李周岐,康永祥,贾小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1)
[3]资源建设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内涵与设计框架[J]. 王娟,陈瑶.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4]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相互融合协同发展[J]. 孙建林,贠冰,姜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09)
[5]浅谈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 罗运鹏,王渊,贾永兴,陈亮,王开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6(07)
[6]艺术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研究[J]. 林燕芬. 艺术教育. 2016(02)
[7]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探讨[J]. 尹立孟,朱光俊,万新,张明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8]虚拟仿真实验室在心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 向远明,范炤,王伏玲.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12)
[9]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探究[J]. 胡今鸿,李鸿飞,黄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02)
[10]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解读[J]. 祖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21)
本文编号:3420614
【文章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37(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1.1 伦理问题
1.2 特殊被试可遇不可求
1.3 特殊环境难以在实验室真实呈现
1.4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成本昂贵
1.5 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难以观察
1.6 心理咨询过程的私密性
2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生理心理学虚拟仿真平台
2.2 认知行为实验虚拟仿真平台
2.3 特殊被试心理特征虚拟仿真平台
2.4 特殊环境虚拟仿真平台
2.5 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虚拟仿真平台
2.6 心理咨询虚拟仿真平台
2.7 远程行为观察平台
3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原则
3.1 实验教学项目“能实不虚”
3.2 平台操作符合人因工程
3.3 注重人际与情感在虚拟仿真学习中的作用
4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共享
4.1 增加开放性
4.2 提倡合作开发, 共享使用
4.3 加快便携式智能终端资源开发
4.4 保障服务器和网络的安全稳定
5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效
5.1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丰富
5.2 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享良好
6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 王甜,王茂林,林宏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3)
[2]国家级森林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 张焕玲,李周岐,康永祥,贾小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1)
[3]资源建设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内涵与设计框架[J]. 王娟,陈瑶.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4]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相互融合协同发展[J]. 孙建林,贠冰,姜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09)
[5]浅谈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 罗运鹏,王渊,贾永兴,陈亮,王开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6(07)
[6]艺术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研究[J]. 林燕芬. 艺术教育. 2016(02)
[7]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探讨[J]. 尹立孟,朱光俊,万新,张明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8]虚拟仿真实验室在心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 向远明,范炤,王伏玲.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12)
[9]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探究[J]. 胡今鸿,李鸿飞,黄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02)
[10]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解读[J]. 祖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21)
本文编号:3420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42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