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学习理论的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18 11:46
文章阐述了投入学习理论的概念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提出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设计与实施应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三个阶段,并就教学改革实验对比了两个年级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而指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提高学生对平时学习的关注度,使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形成整体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文章来源】:教育与职业. 2018,(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投入学习理论与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1. 投入学习理论。
2.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1. 课前预习阶段。
2. 课堂教学阶段。
3. 课后练习阶段。
三、实验结果分析
1. 实验情况。
2. 实验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学习资源的适用场景与高效管理[J]. 魏雪峰,杨现民,张玉梅.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5)
[2]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J]. 王鶄,杨倬.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4)
[3]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及其实证研究[J]. 杜世纯,傅泽田.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4]电子双板在高校课堂中的运用——以大学“音乐课程教学设计”教学为例[J]. 王鶄.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1)
[5]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 王竹立. 远程教育杂志. 2016(04)
[6]碎片化学习视域下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认知研究[J]. 姜强,赵蔚,王朋娇.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4(01)
本文编号:3442741
【文章来源】:教育与职业. 2018,(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投入学习理论与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1. 投入学习理论。
2.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1. 课前预习阶段。
2. 课堂教学阶段。
3. 课后练习阶段。
三、实验结果分析
1. 实验情况。
2. 实验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学习资源的适用场景与高效管理[J]. 魏雪峰,杨现民,张玉梅.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5)
[2]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J]. 王鶄,杨倬.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4)
[3]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及其实证研究[J]. 杜世纯,傅泽田.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4]电子双板在高校课堂中的运用——以大学“音乐课程教学设计”教学为例[J]. 王鶄.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1)
[5]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J]. 王竹立. 远程教育杂志. 2016(04)
[6]碎片化学习视域下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认知研究[J]. 姜强,赵蔚,王朋娇.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4(01)
本文编号:3442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44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