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班级弱势群体生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0 18:47
  班级弱势群体是学校教育中的客观存在。长期以来受到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本文通过对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反思,揭示制度化教育如何通过外显、内隐的微观运作建构了一批弱势群体,总结其生成机制。并挖掘其深层根源,提出自己的建议。 调查发现,在学校维度下,班级弱势群体是在以分数为唯一有效的评价标准下,在教学与管理的交织运作中,与师生互动生成的。一方面,线性、僵化的教学,需要学生听话。“不听话”的学生不能有效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且受到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刚性、僵化的管理,需要学生顺从。“违规”的学生受到规训与惩罚,其结果往往使他们处于弱势,最终导致学业失败。两者互为起点,互相转化,长期运作成为一种惯习。最终导致弱势群体的产生。 要改变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根基;关注生存状态是核心;倡导平等对话是重点;灵活多样评价是关键;重建管理体系是保障。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班级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个案选择
    第三节 弱势群体生存状态分析
第二章 班级教学中弱势群体的生成
    第一节 现行教学体系的运作状况
    第二节 课程改革的希望与迷茫
第三章 班级管理中弱势群体的生成
    第一节 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第二节 班级管理中的弱势群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本文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识观的转向与教学改革的深化[J]. 闫守轩.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01)
[2]后进生:一种后现代学生观的解读[J]. 赵艳平.  江西教育科研. 2004(Z1)
[3]当前中国教育价值取向探寻——基于教育现状的反思[J]. 赵艳平.  当代教育科学. 2003(15)
[4]收容少年的心理与教育——中日工读学校与教养院教育调查报告[J]. 赵志毅,清田胜彦,贺晓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0(03)
[5]教学:一个可能的价值世界——教育的价值关怀[J]. 刘铁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04)
[6]生活世界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 刘旭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07)
[7]德育评价的社会学分析[J]. 赵志毅.  教育科学. 1997(01)



本文编号:3699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699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a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