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中职生人际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中职生人际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职生正处于青少期,人际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人际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交往活动的判断,是个体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机制。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中职生人际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探索人际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是否存在相关,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进行干预。目前国内对人际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较少,证实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关系,以及研究团体辅导对人际自我效能感的干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人际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研究,为中职生的人际交往的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引起社会对学生人际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关注。研究一采用《青少年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AICSE)》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中等职校的550名学生,进行人际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测量;研究二选择64名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结合心理学和团体动力学的理论,设计12个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进行为期12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经过统计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4)中职生的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5)中职生的人际关系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6)中职生的人际关系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7)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相关;(8)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提升,人际关系状况也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中职生 人际自我效能感 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16
- 1.1 研究意义10-11
- 1.1.1 关于中职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很少10
- 1.1.2 有必要探索提高中职生人际自我效能感的操作方法10
- 1.1.3 通过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增强中职生人际自我效能感具有理论意义10
- 1.1.4 改善中职生的人际关系具有实践价值10-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11-12
- 1.2.2 人际关系综述12-13
- 1.2.3 人际自我效能感13
- 1.2.4 中职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13-14
- 1.2.5 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14-15
- 1.3 问题的提出15
- 1.4 研究进程15-16
- 2 中职生人际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状况的相关研究16-21
- 2.1 研究目的16
- 2.2 研究假设16
- 2.3 研究方法16-17
- 2.3.1 被试16-17
- 2.3.2 工具17
- 2.3.3 研究程序17
- 2.3.4 统计方法17
- 2.4 结果与分析17-21
- 2.4.1 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17-18
- 2.4.2 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18
- 2.4.3 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的城乡差异18
- 2.4.4 中职生的人际关系的性别差异18-19
- 2.4.5 中职生的人际关系的年级差异19
- 2.4.6 中职生的人际关系的城乡差异19
- 2.4.7 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相关19-21
- 3 中职生人际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21-27
- 3.1 研究目的21
- 3.2 研究假设21
- 3.3 研究方法21
- 3.3.1 研究被试21
- 3.3.2 研究工具21
- 3.3.3 统计方法21
- 3.4 研究程序21-23
- 3.4.1 前测21
- 3.4.2 干预21-22
- 3.4.3 后测22-23
- 3.5 结果与分析23-27
- 3.5.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测上的差异检验23
- 3.5.2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检验23-24
- 3.5.3 对照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检验24-25
- 3.5.4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后测上的差异检验25-27
- 4 讨论27-31
- 4.1 人际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关系的特点27-28
- 4.1.1 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7
- 4.1.2 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7
- 4.1.3 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的城乡差异特点27-28
- 4.1.4 中职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存在显著相关28
- 4.2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生人际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28-29
- 4.3 通过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人际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分析29-30
- 4.4 良好的人际自我效能感向良好的人际关系转化的条件30-31
- 5 结论与建议31-33
- 5.1 结论31
- 5.2 建议31-33
- 5.2.1 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人际自我效能感和人际关系31
- 5.2.2 提高心理老师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力,提高干预的有效性31-32
- 5.2.3 把团体心理辅导课中学到的方法贯彻到日常的人际交往实践中32-33
- 参考文献33-34
- 附录34-38
- 后记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冰;;提高中职生自我效能感的课堂教学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2 刘彦华;曾宪翠;赵小博;;初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08年04期
3 黎琳;刘伟;;自我效能感与身心健康:近期研究述评[J];心理研究;2011年01期
4 蔡玲丽;宋茜;赵春鱼;;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辅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05期
5 赵俊萍;;团体心理辅导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杨琴;杜建彬;;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方案设计[J];中国校医;2011年07期
7 蔡玲丽;;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03期
8 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理论构念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9 王梅红;;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逊;青少年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颜桂梅;高中生和谐人际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萍萍;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的关系[D];广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提高中职生人际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72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