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3:18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尤其最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在此形势下,就如何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就业,帮助大学生做出合适的生涯决定已成为各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高校和学生个体的角度来说,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测,也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安全感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对待事情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方式以及对未来的看法。因此,大学生安全感有可能是影响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应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生涯决定量表》和《安全感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了广西840名的在校大学生。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通过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了大学生安全感和生涯决定程度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在大学生安全感方面:大学生的安全感的平均值为3.62,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的平均值分别为3.73、3.5,均大于理论中值3,表明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中,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两个维度均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两个维度在民族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两个维度在专业类别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两个维度在学历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两个维度在年级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两个维度在学生干部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两个维度在人际关系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两个维度在家庭成员关系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两个维度在兼职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两个维度在专业实习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在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方面: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的平均值为2.31,在2-3之间但低于2.5,表明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民族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专业类别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学历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学生干部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人际关系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家庭成员关系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兼职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专业实习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在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的关系方面:大学生安全感及其两个维度与生涯决定程度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大学生的安全感水平越高,大学生的生涯决定程度也就会越高,越趋向于生涯已决定。大学生安全感对生涯决定程度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大学生安全感对生涯决定程度的解释率为16.4%。大学生的安全感的两个维度即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与生涯决定程度有线性回归的关系,首先由确定控制感进入回归模型,它对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的可解释率为14.6%,然后是人际安全感进入回归模型,它对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的解释率为1.8%。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感 生涯决定程度 就业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一) 问题的提出10-11
  • (二) 研究的意义11-12
  • 1. 理论意义11
  • 2. 实践意义11-12
  • 一、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研究综述12-21
  • (一) 安全感理论研究综述12-15
  • 1. 安全感的界定12
  • 2. 安全感的理论研究12-13
  • 3. 安全感的实证研究13-14
  • 4. 安全感的测量14-15
  • (二) 生涯决定程度理论研究综述15-20
  • 1. 生涯决定程度的相关概念界定15-16
  • 2. 生涯决定程度的相关理论研究16-17
  • 3. 生涯决定程度的相关实证研究17-19
  • 4. 生涯决定程度的测量19-20
  • (三) 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的关系研究20-21
  • 二、本研究的总体构想21-27
  • (一) 研究目的21
  • (二) 研究假设21-22
  • (三) 研究程序22-23
  • (四) 研究方法23-24
  • (五) 研究对象24-25
  • 1. 预试研究对象24
  • 2. 正式研究对象24-25
  • (六) 研究工具25-27
  • 1. 安全感量表25
  • 2. 生涯决策量表25-27
  • 三、研究结果27-37
  • (一) 大学生安全感的总体情况27
  • (二) 大学生安全感在人口学上的差异27-32
  • 1. 大学生安全感的性别差异27
  • 2. 大学生安全感的民族差异27-28
  • 3. 大学生安全感在专业类别上的差异检验28
  • 4. 大学生安全感在学历上的差异检验28-29
  • 5. 大学生安全感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29
  • 6. 大学生安全感在学生干部变量上的差异检验29-30
  • 7. 大学生安全感在人际关系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0
  • 8. 大学生安全感在家庭成员关系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0-31
  • 9. 大学生安全感在兼职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1
  • 10. 大学生安全感在专业实习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1-32
  • (三)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的总体情况32
  • (四)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32-35
  • 1.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的性别差异32
  • 2.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的民族差异32-33
  • 3.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专业类别上的差异检验33
  • 4.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学历上的差异检验33
  • 5.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33-34
  • 6.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学生干部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4
  • 7.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人际关系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4
  • 8.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家庭成员关系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4-35
  • 9.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兼职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5
  • 10. 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在专业实习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5
  • (五)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的相关性35
  • (六) 大学生安全感对生涯决定程度的回归分析35-37
  • 1. 大学生安全感对生涯决定程度的一元回归分析结果36
  • 2. 大学生安全感及其各维度对生涯决定程度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6-37
  • 四、综合讨论37-42
  • (一) 关于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的总体情况讨论37
  • (二)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37-41
  • 1.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在性别上的差异讨论37-38
  • 2.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在民族上的差异讨论38
  • 3.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在专业类别上存在差异38
  • 4.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在学历上的差异讨论38-39
  • 5.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在年级上的差异讨论39
  • 6.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在学生干部上的差异讨论39
  • 7.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在人际关系上的差异讨论39-40
  • 8.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在家庭成员关系上的差异讨论40
  • 9.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在兼职上的差异讨论40
  • 10.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在专业实习上的差异讨论40-41
  • (三) 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的关系讨论41-42
  • 五、结论与对策42-47
  • (一) 研究结论42
  • (二) 研究对策42-46
  • 1. 提升安全感水平,提高大学生生涯决定程度42-44
  • 2. 促进生涯发展,提升大学生生涯已定向水平44-46
  •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46-47
  • 注释47-53
  • 参考文献53-58
  • 附录58-60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0-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赖林;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感与生涯决定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432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c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