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行动控制在农村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中的作用:PSI理论的分析视角

发布时间:2017-06-26 21:16

  本文关键词:行动控制在农村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中的作用:PSI理论的分析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了322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人口学变量和工作压力、行动控制风格、行动控制策略对其工作倦怠的风险预测能力,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各心理变量间的关系,从PSI理论角度诠释了倦怠形成的机制。结果发现:中专、高级职称、中高压力水平、低行动控制策略和状态导向是导致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危险性因素;行动导向者的工作压力、工作倦怠及行动控制策略运用水平显著好于状态导向者;工作压力、行动控制风格对工作倦怠的直接效应显著;行动控制风格和行动控制策略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间起中介作用。因此,PSI视角下的工作压力—工作倦怠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解释工作倦怠的形成机制;借助PSI理论构建的干预训练,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工作倦怠。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关键词】logistic回归分析 行动控制 人格交互理论(PSI) 工作压力 工作倦怠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基金项目“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DBA12017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行动控制对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调节机制研究”(10YJXLX013)
【分类号】:G443
【正文快照】: 1引言教师是一个高压力的群体。过强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会导致工作倦怠等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城市中小学教师相比较,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更令人堪忧。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系列访谈研究(刘晓明,孙蔚雯,2011)表明,职称晋升、不合理的日常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晓明;孙蔚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现状访谈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2 黄友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09年01期

3 刘善槐;史宁中;张源源;;教师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基于我国中部某省小学阶段教师的调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2期

4 朱从书 ,申继亮 ,刘加霞;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3期

5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6 孟慧;梁巧飞;李永鑫;熊梅;;教师工作满意感与工作绩效:职业倦怠的中介效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1期

7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8 刘晓明;王丽荣;金宏章;秦红芳;;职业压力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9 刘晓明;刘虹;;情绪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行动控制风格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岚;;农村青年教师压力问卷的编制与统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2 李静;史慧颖;夏凌翔;谭浩;姚志会;;成渝农民工工作倦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3 刘成玉;班永飞;李镇译;;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以贵州省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林宁波;邢颖;;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5 王金娥;;从心理学的角度论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7 周惠玉;黄成毅;王秀梅;梁圆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研究——以延安地区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8 罗璇;;影响工作倦怠的组织情境因素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林小群,殷恒婵,马强;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裴利芳;王燕妮;;工作倦怠的因素分析与研究发展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永强;白璇;赵冬阳;史亚莉;;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李成义;陈菊英;;山西省大同市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3 张海英;;社会支持缓解教师职业倦怠[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4 裴改改;郭文汇;;特战队员前瞻性人格与情绪耗竭: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席猛;赵曙明;;合作伙伴关系实践、劳动关系氛围与组织依附[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吕逸婧;高志军;;真诚型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关晓宇;于海波;;员工生涯资本投资对组织的价值——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敬业和离职意向的关系[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8 徐大真;朱程程;韩笑;;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箱庭疗法干预研究[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徐礼伯;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刘蓉;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潘伟颖;房地产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相关因素和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晓娣;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业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韩桐;关于初三班主任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及改善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丽华;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5 袁恒生;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戴喜梅;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寒凝;教师眼中的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子璇;高校教师精神压力的成因及其中日跨文化比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裴培;石家庄市中学中年教师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李芳;朱昭红;白学军;;高兴和悲伤电影片段诱发情绪的有效性和时间进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1期

3 李儒林,张进辅;工作满意与工作绩效关系述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卢秋玲;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刘启珍;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贾静;刘昌;;影片片段诱发情绪的生理活动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0期

7 荆怀福;;城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6年33期

8 许丽英;;农村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压力透析——6省(区)10市、县中小学教师调查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2期

9 童富勇;刘桂林;;杭州市农村教师生存状态调查[J];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10 李晓轩 ,李超平 ,时勘;科研组织工作满意度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慧;企业管理者大五人格特质、特质目标定向和变革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晓波;陈凤荣;;工作倦怠的测量及其干预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1期

2 王艳妮;裴利芳;;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12期

3 刘华;曹蓉;;国内工作倦怠研究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苏文明;吴薇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归因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杨扬;姬旺华;;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巩振兴;;警察工作倦怠及其干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工作倦怠的四种预兆[J];新前程;2008年07期

8 廖传景;;中学校长身心健康与工作倦怠的差异及相关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8期

9 张海涛;;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郭灵;邓安鹏;薛春梅;;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现状调查及其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晓丹;邵彩霞;;衢州市公安民警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宋X;;高年资护士工作倦怠因素及发展意愿分析[A];2012年河南省老年持续专业护理服务暨规范化管理学术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3 苏列英;胡芊;;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研究——以A公司为例[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崔冠宇;胡云君;李慧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胡俏;;工作倦怠研究的回顾与思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侯yN;;法官工作倦怠调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小兵;;工作—家庭促进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高玉琴;王玉静;王秀玲;;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护士工作倦怠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卢延平;田敏;;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刘莉;;积极心理学在缓解护士工作倦怠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策;是工作让你如此倦怠?[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2 记者 许琴 肖岚 通讯员 徐晓蓉 刘宁春;“工作倦怠”袭扰知识阶层[N];南京日报;2004年

3 罗仁容;好心情抵御“工作倦怠症”[N];四川日报;2005年

4 张伟 吴珊;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N];医药导报;2004年

5 ;工作倦怠袭击职场[N];中国企业报;2006年

6 汪时锋;直面工作倦怠 知识型员工更需关怀[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侯大伟;工作倦怠弥漫职场[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严娜;物流职场遭遇“五年之痒”[N];现代物流报;2007年

9 徐殿龙;力避工作倦怠[N];经济参考报;2008年

10 李凌;工作倦怠 身体隐患的信号[N];北京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王驰;销售人员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潘伟颖;房地产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相关因素和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薇静;基于情绪视角的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琳琳;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佰翠;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李文玲;组织气候对企业员工工作倦怠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丁红艳;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相关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4 单珊;河口采油厂员工工作倦怠情况及其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马晓东;护士工作倦怠与大五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6 焦杨;工作倦怠量表与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在公安民警中的适用性及其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陈航;导游员工作倦怠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柳文博;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士工作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燕;工作倦怠的跨行业调查和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_g;护士工作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本文关键词:行动控制在农村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中的作用:PSI理论的分析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487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6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