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视角下的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企业管理视角下的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教师教育的话题越来越关注,其中教师职后培训的种种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国内外的众多学者都对教师职后培训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关于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研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现阶段我国对于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培训理念脱离现实、培训方式单调死板、培训内容重复趋同、培训模式落后欠缺以及培训教师被动功利。为了解决现存的相关问题,借鉴台湾台塑明德小学的办学理念以及经验,融合企业管理与企业培训模式等管理培训思想,将管理中的优秀理念与教育学思想相匹配,建构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三阶段一体化”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其中三阶段分别指的是网络自学阶段、集中研讨阶段以及跟踪指导阶段,一体化指的是三阶段所构成的一种一体化体系,是一种独立之下的整合与链接,这也是该模式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通过对于己近开展的全国五省市校长培训调查问卷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新模式收到了广泛的认同,虽然存在着小的遗憾与缺陷,但是“三阶段一体化”新模式的应用一定会成为之后教师职后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职后培训 模式 “三阶段一体化”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引言9-19
- 一、问题的提出9-11
- (一) 教师专业发展成为热点话题9
- (二) 国内外对于教师职后培训的关注9-10
- (三) 企业管理思想的借鉴与融合10-11
-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11-12
- (一) 理论意义11-12
- (二) 实践意义12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12-17
- (一) 国外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相关文献综述12-14
- (二) 国内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相关文献综述14-17
- 四、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17
- (一) 文献研究法17
- (二) 比较研究法17
- (三) 实证研究法17
- 五、教师职后培训相关概念界定17-19
- (一) 教师职后培训17
- (二) 企业管理17-18
- (三) 企业培训18
- (四) 培训模式18-19
- 第二章 我国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现状分析19-23
- 一、我国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分类概述与分析19-20
- (一) 吴颜和刘永泉的观点19
- (二) 鱼浦江和铁生兰的观点19-20
- (三) 易长发的观点20
- 二、我国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分类总结20-21
- (一) 基础型教师职后培训模式20
- (二) 发展型教师职后培训模式20-21
- (三) 创新型教师职后培训模式21
- (四) 巩固型教师职后培训模式21
- 三、我国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比较分析21-23
- (一) 关注于教师的全人生指导21
- (二) 培训模式划分更加的具体21
- (三) 培训理念更加的接轨国际21-22
- (四) 培训模式内部依然因循守旧22-23
- 第三章 我国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23-27
- 一、我国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问题阐释23-24
- (一) 培训理念脱离现实23
- (二) 培训方式单调死板23
- (三) 培训内容重复趋同23-24
- (四) 培训模式落后欠缺24
- (五) 培训教师被动功利24
- 二、我国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根本症结24-27
- (一) 培训主体定位不清脱离实际25
- (二) 培训过程简单单调急于求成25
- (三) 培训师资配置失调水平相异25
- (四) 培训结束评价刻板放任自流25-27
- 第四章 研究中相关的企业内涵分析27-32
- 一、企业管理与企业培训的基本含义27
- 二、现当代主要的企业管理模式27-29
- (一) “PDCA循环”模式27-28
- (二) “目标责任书”模式28
- (三) 温情化管理模式28-29
- 三、企业管理模式的异同点分析与比较29
- 四、现当代主要的企业培训模式29-31
- (一) 团队学习培训模式29-30
- (二) 产学研培训模式30
- (三) E—培训模式30-31
- 五、企业培训模式的异同点分析与比较31-32
- 第五章 构建新的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依据32-39
- 一、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的特点32-34
- (一) 基于简单理念的复杂性32
- (二) 基于部分理念的整体性32
- (三) 基于单一理念的多样性32-33
- (四) 基于知识理念的全面性33
- (五) 基于行动理念的人本性33-34
- 二、国外教师职后培训的发展趋势34-37
- (一) 培训目标的具体标准化34
- (二) 培训内容的科学全面化34-35
- (三) 培训方式的多样实效化35
- (四) 培训机构的专业精细化35-36
- (五) 培训模式的独有特色化36
- (六) 培训实行的严格法制化36-37
- 三、国内教师职后培训的改革需要37-39
- (一) 社会转型中的体制改革37
- (二) 教育法制内的标准统一37-38
- (三) 政策导向下的热点关注38
- (四) 公平目标里的均衡发展38-39
- 第六章 构建企业管理视角下的教师职后培训新模式39-56
- 一、新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39
- 二、新模式构建的基本依据39
- 三、新模式构建的基本框架39-53
- (一) 网络自学阶段40-43
- (二) 集中研讨阶段43-47
- (三) 跟踪指导阶段47-51
- (四) 一体化51-53
- 四、企业管理原理的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应用53-56
- (一) 系统原理及其应用53-54
- (二) 人本原理及其应用54
- (三) 调节原理及其应用54
- (四) 统一原理及其应用54-56
- 第七章 新模式的实证研究56-66
- 一、五省市校长研修班网络调查简介56
- 二、五省市校长研修班网络调查问卷回收情况56-57
- 三、五省市校长研修班对具体问题看法的调查结果57-64
- (一) 六大系统模块结果分析57-61
- (二) 四项分类目标结果分析61-64
- 四、五省市校长研修班网络调查研究综述64-66
- 第八章 结论66-67
- 参考文献67-70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裘俊彦;;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与企业培训的比较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11期
2 孙冬梅;孙蕊林;;教师个体发展与组织环境耦合——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李旭;李静;;基于“自我指导学习理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4 邹彩丽;;美国双元制职业教师培养模式对我国中职教师在职培训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年07期
5 石阳;;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教师职后培训的新手段[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石阳;;“80后”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初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03期
7 孙冬梅;孙蕊林;;构建高校教师三位一体化的培训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03期
8 孙冬梅;黄坤;;教育研究范式及方法的变革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9 王政;周全;;论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教师专业发展[J];基础教育;2010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文静;基于企业系统培训模式的中职师资培训模式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勇军;专业化进程中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新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舒畅;湖北省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范婵娟;德国职业教育企业培训模式中“能力测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99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9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