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07:36
本文关键词: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远程教育经历了从函授教育到网络教育的变革。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突破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年龄的限制,使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成为可能。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的诞生,进一步加速了远程教育的发展。在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网络教育)中,学生学习知识多半是通过网络课程而实施的,网络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远程学习的质量,因此必须重视网络课程资源质量。我国网络课程的质量有待提高。 微课程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其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短小精悍,内容独立的特点,可以为网络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贡献一份力量。微课程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加之其独有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网络课程的质量。因此,本文结合网络课程和微课程的优点,探讨微课程在网络教育大环境下的设计模式和应用原则。 本研究可分为6大部分,并依次展开论述: 1.在网络教育的大背景下,界定微课程的定义,为后续的研究做基础。鉴于微课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析了微课程的产生及其相关的概念,分析了微课程的理论基础,为后期设计做准备。 2.从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和资源建设现状等方面论述微课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微课程在网络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论述。 3.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主要包括微课程设计的前期分析,需求分析、学习环境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总结出微课程内容选取的一般原则;分析和对比微课程的制作工具;基于教学设计理论,较系统地建立了基于网络教育的微课程设计模式。 4.实践的研究和制作:以《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网络课程为例,制作出3个专题共15个微课程,详细设计了“探索远程教育起源”微课程脚本,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5.为了保证微课程的质量,本文分析微课程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微课程验证指标体系。并通过学习者,按照指标体系对本文设计的微课程进行验证,发现本文微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6.对本研究进行系统的总结,概括出本研究的成果、创新点、需要改进的方面、后续研究的要点。
【关键词】:网络教育 微课程 网络课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11-12
- 1.1.1 远程教育的发展11
- 1.1.2 网络课程的发展11-12
- 1.1.3 微课程的产生12
- 1.2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12-14
- 1.2.1 研究的内容12-13
- 1.2.2 研究目标13-14
- 1.3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14-15
- 1.3.1 网络课程资源的优化是保证远程教育质量的条件之一14
- 1.3.2 微课程资源是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14-15
- 1.4 研究方法15-16
- 1.4.1 文献研究法15
- 1.4.2 案例研究法15
- 1.4.3 调查研究法15-16
- 1.5 主要概念界定16-17
- 1.5.1 微课程16
- 1.5.2 微课程相关概念16-17
- 1.5.3 微课程的特点17
- 1.6 理论基础与微课程应用17-21
- 1.6.1 教学系统设计17-18
- 1.6.2 联通主义18-19
- 1.6.3 自主学习理论19
- 1.6.4 认知负荷理论19
- 1.6.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9-21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21-30
- 2.1 国外微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现状21-22
- 2.1.1 微课程的雏形21
- 2.1.2 微课程的提出21
- 2.1.3 微课程的实践平台21-22
- 2.1.4 微课程论文研究22
- 2.2 国内微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现状22-26
- 2.2.1 微课程研究文献分析22-24
- 2.2.2 微课程资源分析24-25
- 2.2.3 国内学者对微课程的分类25-26
- 2.3 微课程在网络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26-30
- 2.3.1 微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26
- 2.3.2 网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26-27
- 2.3.3 微课程应用于网络课程27-28
- 2.3.4 网络教育给微课程带来的影响28-30
- 第三章 网络教育中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30-49
- 3.1 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前期分析30-32
- 3.1.1 需求分析30-31
- 3.1.2 学习环境分析31
- 3.1.3 学习者特点分析31-32
- 3.2 微课程内容的选择32-36
- 3.2.1 微课程内容选取原则32-33
- 3.2.2 《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微课程内容的选取33-36
- 3.3 微课程制作工具的选取36-38
- 3.3.1 录屏工具36-37
- 3.3.2 三款录屏软件的比较37-38
- 3.4 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原则38-46
- 3.4.1 微课程设计原则38-39
- 3.4.2 微课程的设计模式39-44
- 3.4.3 微课程设计表44-46
- 3.4.4 微课程设计流程与传统课程的区别46
- 3.5 微课程视频资源的制作规范46-49
- 第四章 微课程资源建设的个案设计与制作49-61
- 4.1 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前期准备49-53
- 4.1.1 课程的选取49-50
- 4.1.2 微课程知识点的选取50-53
- 4.2 微课程案例设计53-58
- 4.2.1 微课程设计模板的填写54
- 4.2.2 微课程的具体设计54-58
- 4.3 微课程脚本设计58-59
- 4.4 微课程视频的制作59-61
- 第五章 网络教育中微课程的应用与验证61-67
- 5.1 微课程的应用原则61
- 5.2 微课程验证指标的研究61-62
- 5.3 微课程的使用效果分析和改进62-67
- 5.3.1 微课程使用效果的调查和分析62-65
- 5.3.2 微课程设计改进65-67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67-70
- 6.1 研究总结67-68
- 6.1.1 研究成果67
- 6.1.2 研究的创新点67-68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68-70
- 6.2.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68
- 6.2.2 研究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74-81
- 致谢81-82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5期
3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4 吴瑕;陈庚;;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变化的启示[J];计算机教育;2008年24期
5 曾文婕;;微型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方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22期
7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8 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9 付志文;吴东醒;周堇言;;快速E-learning课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开发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年12期
10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618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1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