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后期支持服务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17:11

  本文关键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后期支持服务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后期支持服务 评价


【摘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推动教师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途径之一,培训后期支持服务的质量是影响教师培训迁移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少有学者关注培训后期支持服务评价的研究,因此尚未有一个科学的衡量后期支持服务的评价机制。本文从后期支持服务评价入手,旨在为培训机构提供一套评价后期支持服务的标准。因此,对后期支持服务的内容进行分析与借鉴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评价模型、商品售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试图构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后期支持服务评价模型。并运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现有的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后期支持服务内容与质量进行检验,根据运用模型评价得分与专家主观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可行、能否在实践中运用。最后根据评价结果评价其服务质量,得出结论,挖掘问题原因所在,提出科学的、可行性建议,不断提高后期支持服务的质量与完善服务内容。本文的写作过程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三章与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支持服务与教育评价等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概述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的目的与现实意义;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介绍了本文涉及到的主要概念与借鉴的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评价模型与商品售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为论文的主体部分能够顺利进行研究做了铺垫;第三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后期支持服务评价模型的构建阶段,通过对培训后期支服内容进行分析,借鉴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评价模型与商品售后服务评价模型得到一级评价指标,并对一级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得到便于评价实施的二级指标,运用软件对评价模型进行数据拟合、验证分析,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及yaahp软件结合调查得到的数据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最终得到了一个较科学的百分制后期支持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为后期支持服务质量好坏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第四章为评价实施阶段,选取Z市培训机构进行个案研究,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机制对Z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后期支持服务质量进行检验,并与专家、一线教师的主观评价作比较分析,判断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质量情况,为后期支持服务质量的提升给出合理性建议;最后一部分为本研究的总结部分,笔者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概括与总结,并对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展望未来,为后续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对后期支持服务评价的实证研究,弥补了当前关于后期支持服务评价研究的空白,为培训后期支持服务质量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可参照的标准,使培训机构通过评价发现后期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改善服务质量以提高培训效果。
【关键词】: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后期支持服务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34;G45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引言8-15
  • 一、研究背景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一)学习支持服务9-11
  • (二)教育评价11-12
  • (三)远程教育评价12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2-13
  • (一)研究内容12-13
  • (二)研究方法13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13-15
  • (一)研究目的13-14
  • (二)研究意义14-15
  • 第二章 理论基础15-22
  • 一、评价15-16
  • (一)评价的内涵15
  • (二)教育评价15-16
  • 二、学习支持服务评价16-18
  • 三、商品售后服务评价18-19
  • 四、培训迁移19-20
  • (一)培训迁移的概念19
  • (二)培训迁移的研究情况19-20
  • 五、培训后期支持服务20-22
  • (一)后期支持服务概述20-21
  • (二)后期支持服务内容21-22
  • 第三章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后期支持服务评价模型建立22-42
  • 一、确定层级评价指标22-29
  • (一)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22-23
  • (二)细化评价内容23-24
  • (三)合理优化分层次内容24-26
  • (四)验证评价模型26-29
  • 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29-40
  • (一)层次分析法29
  • (二)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9-31
  • (三)构造比较矩阵31-33
  • (四)展开调查收集数据33-34
  • (五)数据分析34-40
  • 三、确定后期支持服务评估模型40-42
  • 第四章 以Z市教师培训机构为例研究42-49
  • 一、Z市教师培训机构培训后期支持服务情况分析42-44
  • (一)Z市教师培训机构简介42
  • (二)培训情况概述42
  • (三)后期支持服务实施情况42-44
  • 二、评价设计与实施44-45
  • (一)问卷的设计44-45
  • (二)调查与数据整理45
  • 三、评价结论与分析45-49
  • (一)数据分析、计算45
  • (二)运用评价表评价45-47
  • (三)专家主观评价47
  • (四)根据评价情况分析47-49
  • 结论与展望49-51
  • 一、研究结论49
  • 二、研究的局限性49-50
  • 三、研究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 153-55
  • 附录 255-59
  • 附录 359-61
  • 致谢61-62
  • 个人简历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翠,张志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9期

2 胡尊东;;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内涵及提升的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2期

3 殷炳芳;苏清香;王广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注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7期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标准[J];石油教育;2008年01期

5 杨好利;邓启云;汪睿;;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以平顶山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3期

6 任秀华;翟娜;;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2期

7 刘禹;陈玲;余胜泉;;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8期

8 徐世东;姚远;袁磊;何克抗;;促进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9期

9 李敬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技术认识和使用状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06期

10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广西南宁市卫国小学课题组;;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3 ;《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工作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之子课题《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5 广西南宁市卫国小学课题组;;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之子课题“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 展现代教育技术翅膀,助网络作文教学腾飞[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梁杰;推动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记者 宗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记者 萧楠;我省启动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N];兰州日报;2014年

4 邢西深;对口帮扶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4年

5 记者 韩雪;我省着力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N];黑龙江日报;2014年

6 本报通讯员 耿娟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N];焦作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辛凡邋张创军;让人民满意[N];西安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向朝伦;教育信息化 要有装备更要激活人才[N];四川日报;2014年

9 韶关日报记者 黄捷文;我市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N];韶关日报;2013年

10 启一丁;信息化当从基础教育抓起[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光;我校不同类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上的差异研究报告[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侯雁伶;北京市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李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价值观研究[D];聊城大学;2009年

4 张英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向于峰;美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钟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雪;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8 Erdenebayar Nanzaddorj;蒙古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闫小倩;矩阵培养模式下中学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10 吕艳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20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20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a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