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08 13:15

  本文关键词: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 新品格教育运动 德育


【摘要】:新品格教育运动是对传统品格教育的回归和超越,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或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有很大的启示。本文通过对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背景和表现的梳理,着重对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对我国德育的启示做深入探析,以求促进我国德育发展。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美国 新品格教育运动 德育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人皆有品格,但品格各有不同。“一个人的品格决定着一个人的做与不做,为与不为。它左右着一个人在处理与他人关系时的行为方式。”1品格教育从古至今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的品格教育在美国学校中不可或缺,处于领导地位,但从20世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佳;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武;论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D];安徽大学;2014年

2 王郅;台湾地区小学品格教育探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檀传宝;第三次浪潮:美国品德教育运动述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安钰峰;托马斯·里可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兼谈美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3 高国希;;德性的结构[J];道德与文明;2008年03期

4 姬会然;;国内学者对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研究综述[J];中国德育;2007年12期

5 张志祥,方鸣;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和我们德育的立足点[J];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6 胡玲;中美青少年品格教育的差异比较及其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施铁如;美国品格教育实践与研究[J];教育导刊;2001年07期

8 刘济良;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J];教育科学;2001年02期

9 何玉海;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10 丁锦宏;“去道德化的教育”现象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蔡春;德性与品格教育论[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艳;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超;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邱枫蓝;当代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之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胡玲;美国青少年的品格教育及其借鉴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解光夫;价值澄清学派及其转向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纯红;皮亚杰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田贵华;美国学校品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林洁;当代美国品格教育运动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冬梅;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及其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贾仕林;美国学校德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时忠,刘长海;教师如何开展品格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10期

2 金升霞;;中国大学生品格教育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1期

3 严开宏;;基于人生目标的品格教育[J];中国德育;2006年02期

4 程翔;;品格教育亟待加强[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2期

5 丁道勇;;品格教育:观点与评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美国品格教育理论对学校实践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14期

7 郑娟;;品格教育的追寻——社会、家庭与学校在品格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8期

8 赵惠娟;;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中的品格教育思想初探[J];才智;2011年11期

9 郭祥;;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中品格教育内容的分析研究——以“端午节”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7期

10 谭再文;美国“品格教育伙伴”成立[J];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海青;;品格教育:德性之维——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德性伦理反思[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陆霞;;小学生品格教育中责任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曲道芳;;幼儿园如何通过家园互动 促进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4 曲道芳;;幼儿园如何通过家园互动促进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吉林卷)[C];2010年

5 杨艳;;让少儿爱茶——在实践中培养少儿学茶艺的兴趣[A];上海市少儿茶艺教学活动十周年文集[C];2002年

6 陈琳;舒红;;爱国品格教育是永恒的课题[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7 覃春梅;;浅析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霞;英威达助力品格教育课程[N];中国化工报;2011年

2 齐怀亮;合水开展重塑陇人品格教育[N];陇东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杜悦;品格教育: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沙青;昆明炎皇学校首开“品格学校”先河[N];云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沈峥嵘 本报实习生 王甜;品格,可以点亮人的一生[N];新华日报;2013年

6 齐瑞普;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筑基[N];中国冶金报;2008年

7 程新民 刘晓霞 殷术明 张玉红;布局品格 赢在起点[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春;德性与品格教育论[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于莲;美国品格教育组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琳;美国新品格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宁芬芬;美国品格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洁;当代美国品格教育运动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莹;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莉莉;论西方励志书在实施品格教育中的作用--以《美德书》为例[D];温州大学;2010年

8 闫惠威;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丁丁;美国新品格教育及其对我国大学生品格教育的启示[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吴佳;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40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640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e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